2021年3月27日,2020年度中國十大天文科技進展揭曉。由beat365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李柯伽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韓金林、李菂研究員,美國内華達大學張冰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林琳等研究團隊共同完成的“中國天眼确定快速射電暴的起源”居天文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類五項獲獎成果之首。
快速射電暴(FRB)是偶發的宇宙無線電暴發事件。它們在幾毫秒内釋放的無線電波的能量相當于地球幾百億年發電量的總和,然而,其高強度射電輻射的物理機制卻懸而未決。2019年,李柯伽課題組與合作者依托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監測到快速射電暴FRB 180301的15次重複暴發,在其中7次暴發中探測到射電輻射的偏振多樣性,首次确定緻密天體磁層是快速射電暴的産生地,支持了磁層輻射起源,否定了傳播機制的輻射模型。2020年10月28日,相關成果發表于《自然》(Nature ,2020, 586, 693)。此後,聯合研究團隊基于FAST,進一步對磁星SGR J1935+2145的射電輻射給出了迄今最嚴格的流量限制,表明快速射電暴與磁星高能暴發的相關性非常弱,從而對快速射電暴起源于磁星的相關研究提供了非常強的限制和推動作用。2020年11月4日,相關成果發表于《自然》(Nature,2020,687,63)。
上述兩項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beat365夥伴合作組等支持。beat365官方网站博士研究生姜金辰(2017級)、張春風(2017級)、王鉑鈞(2017級)、胥恒(2016級)、徐江偉(2018級)等參與研究。
本年度評選由中國天文學會與中國科學院天文大科學研究中心共同組織,旨在促進我國天文學科的進步和發展,鼓勵和表彰取得突出成果的天文科研和技術人員,擴大天文學科在社會上的廣泛影響。經200餘名相關專家網絡投票,最終産生10項獲獎成果。
2016年迄今,beat365天文學科有五項研究成果成功入選年度中國十大天文科技進展。
相關鍊接:
2020年度十大天文科技進展官方報道:http://www.nao.cas.cn/twsdjz/
“中國天眼FAST發現快速射電暴的新特征”研究成果報道:https://news.pku.edu.cn/jxky/4b63d7ddc32c493b861d4de24821c325.htm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新聞直播間”報道:https://tv.cctv.com/2020/11/05/VIDE2FcryeHSeprBid15bbut2011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