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
培養計劃
beat365官方网站
發布日期:2020-03-11浏覽次數:

beat365官方网站

一、學院簡介

1898年,beat365的前身京師大學堂建校,1913年,北大設物理門,開創我國最早的物理學本科教育。經饒毓泰、吳大猷、丁西林、朱物華等人的努力,抗戰前北大物理系已成為中國物理學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抗戰時期,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在昆明成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物理系培養了李政道、楊振甯、朱光亞,鄧稼先等一大批傑出科學家。

1952年院系調整,原北大、清華、燕大三校物理精英合并成新的beat365物理系,聚集了饒毓泰、周培源、葉企孫、王竹溪、胡甯、黃昆、褚聖麟、虞福春、楊立銘、李憲之、謝義炳等一大批中國物理界的領軍人物,使北大物理系成為中國高校中實力最強的物理重鎮。解放後的50年,北大物理學科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其中包括105名在北大物理學科工作學習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7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1名兩彈元勳中,北大物理系系友就有7名。

北大物理在學科建設中也屢開全國高校之先河。1955年,從全國各地調入教師學生建立了我國高校第一個核科學專業--物理研究室,後更名為原子能系,即技術物理系前身,為我國成功研制兩彈培養了大批骨幹人才。1956年,國家集中了北大、複旦、南京大學、廈門大學、吉林大學五校師生在北大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半導體物理專業,為我國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1956年,在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的大力協助下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地球物理專業。1959年,從北大物理系分出了地球物理系和無線電系。70年代,北大物理系半導體物理專業分出一部分人員與其他系教師共同新建了我國第一個計算機系微電子專業。

2001年5月,作為北大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一個重要舉措,在原物理系、技術物理系核物理專業、重離子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系的大氣物理與氣象專業、天文系的基礎上,成立了beat365官方网站,學院以教學機構和博士點為基礎設置了10個教學科研實體單位:普通物理教學中心、基礎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大氣科學系、天文學系、技術物理系、理論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與材料物理研究所、現代光學研究所、重離子物理研究所及電子顯微鏡專業實驗室。beat365師資力量雄厚。有教職工約320人,其中教師有中科院院士10名、長江特聘教授6名,教授87名,副教授104名。學院每年招收本科生約200人,碩士生約100人,博士生約100人,博士後約20人。

學院有人工微結構與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暴雨監測與預測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離子物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科研機構;有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8個,博士後流動站4個;有國家重點學科8個,國家理科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2.5個。

學院全體師生正在新形勢下為建設世界一流的物理學科而努力奮鬥。

二、本科專業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

英文名稱

學制

授予學位

0702

物理學

Physics

4年

理學學士

0704

天文學

Astronomy

4年

理學學士

0706

大氣科學

Atmosphere Science

4年

理學學士

三、雙學位、輔修

物理學、天文學、大氣科學雙學位

物理學、天文學、大氣科學輔修

四、教學行政管理人員

職務 姓名 辦公電話

院長 葉沿林 62752918

主管本科教學副院長 陳曉林 62752990

教學秘書

教務員 魯希、李善珍 62751142、62757393

五、師資力量(姓名後打*者為博士生導師)(按一級學科分類)

物理學

姓名

性别

職稱

學曆

專業特長及近期研究方向

擔任的本科生課程

安宏林

副教授

研究生

光通訊及應用

班 勇*

教授

研究生

實驗粒子物理

核物理實驗

包尚聯*

教授

大學

醫學物理、醫學影像學、放療物理與技術

醫學物理導論

蔡建新

教授

研究生

實驗粒子物理、電子學

微機原理

陳 晶

副教授

研究生

電鏡

陳佳洱*

院士

大學

射頻超導加速技術、光陰極電子槍、光電薄膜、射頻四極場加速技術

陳金象*

研員

大學

中子物理、裂變物理、核參數測量、中子應用

陳晉平

副教授

研究生

納米材料

低溫物理、基礎物理

陳凱旋

講師

大學

基礎物理實驗教學

普通物理實驗

陳曉林

副教授

研究生

核結構理論

理論力學、電動力學

陳志堅

副教授

研究生

先進光功能材料與非線性光學

陳志忠

講師

研究生

半導體光電子學

戴 倫

副教授

研究生

納米半導體材料和器件物理

半導體物理基礎

鄧衛真

副教授

研究生

強子手征動力學、核結構

數學物理方法、基礎物理

丁富榮

教授

大學

核物理應用

輻射物理

杜為民

副教授

研究生

先進光譜技術及應用

段家忯

教授

大學

基礎物理實驗教學

基礎物理實驗

樊鐵栓

副教授

研究生

中子物理、裂變物理、核參數測量、中子應用

數學物理方法、基礎物理

方 勝

正高

大學

馮慶榮

教授

大學

材料物理、近代物理實驗教學

普通物理實驗

蓋 峥

教授

研究生

表面物理

甘子钊*

院士

研究生

理論凝聚态物理

高崇壽*

教授

大學

相對論重離子碰撞

今日物理

高春媛

副教授

研究生

中高能核理論、理論物理相關方向

數學物理方法

高政祥*

教授

研究生

超導物理、計算物理

原子物理、固體物理

龔旗煌*

教授

研究生

超快光科學與強場光物理

古 英

講師

研究生

超快光科學與強場光物理

郭 華*

教授

研究生

中高能核理論、理論物理相關方向

量子力學

郭 衛

副教授

研究生

超導及相關材料

郭建棟

教授

大學

超導物理、計算物理

普通物理實驗

郭秋菊

副教授

研究生

核物理應用

人類生存與核科學

郭新恒

教授

研究生

強子結果、CP破壞

郭之虞*

教授

研究生

射頻四極場加速技術、離子源、粒子動力學

韓寶玺

講師

研究生

加速器質譜技術及其應用

普通物理實驗

郝建奎

講師

研究生

射頻超導加速技術、光陰極電子槍、光電薄膜

何東風

講師

研究生

侯玉敏

副教授

研究生

基礎物理

胡曉東

副教授

研究生

半導體光電子學

基礎物理

華 輝

講師

研究生

實驗核物理

黃裴增

副教授

研究生

醫學物理、醫學影像學、放療物理與技術

黃森林

助教

研究生

射頻超導加速技術、光陰極電子槍、光電薄膜

黃顯玲

副教授

大學

近代物理實驗教學

近代物理實驗

季 航

副教授

研究生

近代物理實驗教學

近代物理實驗

江棟興*

教授

大學

實驗核物理

蔣紅兵

副教授

研究生

超快光科學與強場光物理

雷奕安

副教授

研究生

核結構、計算物理

計算概論

李 剛

講師

研究生

李定平

教授

研究生

凝聚态中場論方法、超導理論

李先卉

副教授

研究生

核結構、中高能核物理

熱力學統計物理

李湘慶

講師

研究生

中子物理、裂變物理、核參數測量、中子應用

基礎物理

李焱

副教授

研究生

超快光科學與強場光物理

李正孝

副教授

研究生

李智煥

講師

研究生

實驗核物理

基礎物理

李重生*

教授

研究生

高能對撞機物理、 電弱理論及其超對稱推廣、QCD輻射修正

量子力學

林宗涵*

教授

大學

介觀量子輸運

熱力學統計物理

劉 川*

教授

研究生

格點場論、計算物理

熱力學統計物理、電動力學、計算物理

劉昌龍

副教授

研究生

核物理應用

劉春玲

副教授

研究生

先進光功能材料與非線性光學

基礎物理

劉克新*

教授

研究生

加速器質譜技術及其應用

加速器物理基礎、基礎物理

劉樹新

講師

研究生

核結構理論

力學、基礎物理

劉松秋

教授

大學

電子學

現代電子電路基礎及實驗

劉玉鑫*

教授

研究生

核結構、中高能核物理、計算物理

熱學、原子物理、熱力學統計物理

盧大海*

教授

研究生

核結構、中高能核物理

量子力學、理論力學

魯向陽

副教授

研究生

射頻超導加速技術、光陰極電子槍、光電薄膜

基礎物理

陸 果

教授

大學

超導物理、基礎物理教學

基礎物理

呂 勁

副教授

研究生

凝聚态理論

呂建欽*

教授

大學

射頻四極場加速技術、離子源、粒子動力學

羅 強

副教授

研究生

凝聚态理論

力學

馬 平

副教授

研究生

薄膜與器件

普通物理實驗

馬伯強*

教授

研究生

強子物理

數學物理方法

馬中水*

教授

研究生

介觀量子輸運

熱力學統計物理

冒亞軍*

教授

研究生

中高能核物理實驗

孟 傑*

教授

研究生

核結構理論、計算物理

莫 洪

講師

研究生

歐陽颀*

教授

研究生

非線性物理、生物物理

非線性物理、非線性動力學

潘華勇

講師

研究生

電鏡

裴諧弟

副教授

研究生

彭士香

講師

研究生

射頻四極場加速技術、離子源、粒子動力學

基礎物理

錢思進

教授

研究生

實驗粒子物理

錢志新

副教授

研究生

凝聚态理論

秦國剛*

院士

研究生

納米半導體材料和器件物理

秦志新

副教授

研究生

半導體光電子學

普通物理實驗

冉廣照

副教授

研究生

納米半導體材料和器件物理

近代物理試驗

任尚元*

教授

研究生

低維和納米晶體中電子态的理論

史俊傑*

教授

研究生

理論凝聚态物理

基礎物理

舒幼生

教授

大學

基礎物理教學

力學、基礎物理

宋行長*

教授

大學

場論與弦理論

蘇肇冰*

院士

大學

凝聚态物理論、介觀量子輸運

孫騊亨*

教授

大學

先進光功能材料與非線性光學

田光善*

教授

研究生

凝聚态理論

量子力學、電動力學

田建玲

講師

研究生

童玉珍

副教授

研究生

半導體光電子學

王 勝

副教授

大學

基礎物理實驗教學

普通物理實驗

王常生

副教授

研究生

磁性材料

普通物理實驗

王德煌

教授

大學

物理實驗教學

普通物理實驗

王福仁*

教授

研究生

薄膜與器件

超導物理學

王宏利

副教授

研究生

非線性物理、生物物理

基礎物理

王稼軍

教授

大學

基礎物理教學

電磁學、基礎物理

王建勇

正高

大學

靜電加速器技術

王全進

講師

研究生

實驗核物理

普通物理實驗

王榮明

副教授

研究生

電鏡

普通物理實驗

王若鵬*

教授

研究生

光學理論與量子光信息

光學

王世光*

教授

研究生

王宇鋼*

教授

研究生

離子束與生物體系相互作用、離子束材料科學

等離子體和離子束物理

聞家如

副教授

研究生

吳建華

副教授

研究生

磁性材料、基礎物理實驗教學

普通物理實驗

吳思誠*

教授

大學

同步輻射光電子譜、近代物理實驗教學

近代物理實驗

謝大弢

副教授

研究生

射頻超導加速技術、光陰極電子槍、光電薄膜

基礎物理

謝飛翔

講師

研究生

薄膜與器件

基礎物理

謝耀欽

講師

研究生

醫學物理、醫學影像學、放療物理與技術

邢 峰

副教授

大學

基礎物理實驗教學

普通物理實驗

邢啟江

教授

大學

半導體光電子學

近代物理實驗

熊傳勝*

教授

研究生

場論與弦理論

量子力學

熊光成*

教授

研究生

氧化物薄膜

徐曉林

副教授

研究生

超導物理、計算物理

徐至展*

院士

研究生

超快光科學與強場光物理

許甫榮*

教授

研究生

核結構理論、理論物理相關方向

理論力學

薛建明

副教授

研究生

離子束與生物體系相互作用、離子束材料科學

荀 坤

副教授

研究生

磁性材料、近代物理實驗教學

近代物理實驗

閻 宏

講師

研究生

光信息科學

楊威生*

教授

大學

表面物理

楊應昌*

院士

大學

磁性材料

楊志堅

講師

研究生

半導體光電子學

姚淑德*

教授

大學

核物理應用

核物理實驗

葉恒強

院士

電鏡

葉衛國

助教

研究生

射頻四極場加速技術、離子源、粒子動力學

葉沿林*

教授

研究生

實驗核物理、放射性束核物理

核物理與粒子物理導論

尹 瀾

副教授

研究生

凝聚态理論

固體理論

應 軍

講師

研究生

實驗粒子物理

力學、

于金祥*

教授

大學

射頻四極場加速技術、離子源、粒子動力學

于彤軍

副教授

研究生

半導體光電子學

基礎物理

俞大鵬*

教授

研究生

納米材料

納米科技前沿

俞允強*

教授

研究生

廣義相對論與宇宙學

電動力學、物理宇宙學基礎、廣義相對論

元民華

副教授

大學

基礎物理實驗教學

普通物理實驗

張 酣*

教授

研究生

超導及相關材料

材料物理

張保澄*

教授

大學

射頻超導加速技術、光陰極電子槍、光電薄膜

張朝晖

副教授

研究生

近場光學

普通物理實驗

張大新

副教授

研究生

重味物理、粲物理、B物理

理論力學

張國輝

副教授

研究生

中子物理、裂變物理、核參數測量、中子應用

基礎物理

張國義*

教授

研究生

半導體光電子學

寬禁代半導體

張煥喬*

院士

大學

實驗核物理、放射性核束物理

張家森

教授

研究生

光信息科學

張建偉

副教授

研究生

中高能核理論、理論物理相關方向

熱力學統計物理

張潔天

副教授

大學

基礎物理實驗教學

普通物理實驗

張可法

講師

大學

基礎物理教學

基礎物理

張瑞明

副教授

大學

基礎物理教學

基礎物理、演示實驗

張雙全

講師

研究生

核結構理論、計算物理

普通物理實驗

張曉東

副教授

研究生

磁性材料

普通物理實驗

趙 捷

講師

研究生

核電子學

現代電子測量與實驗

趙 夔*

教授

研究生

射頻超導加速技術、光陰極電子槍、光電薄膜

趙光達*

院士

大學

重味物理、粲物理、B物理

量子場論

趙綏堂

正高

大學

激光制備

趙子強

副教授

研究生

離子束與生物體系相互作用、離子束材料科學

鄭 濤

講師

研究生

實驗核物理

基礎物理

鄭漢青*

教授

研究生

強子手征動力學

電動力學

鐘振揚

副教授

研究生

周路群

講師

研究生

非線性物理、生物物理

基礎物理

周善貴

副教授

研究生

核結構物理、計算物理

周增均

副教授

大學

物理實驗教學

近代物理實驗

朱 星*

教授

研究生

近場光學

朱世琳*

教授

研究生

強子物理、宇稱破壞、重味物理

量子力學、高等量子力學

俎棟林

教授

大學

醫學物理、醫學影像學、放療物理與技術

電動力學

天文學

姓名

性别

職稱

學曆

專業特長及近期研究方向

擔任的本科生課程

陳建生*

院士

宇宙學、星系物理

天體物理觀測技術與方法

範祖輝*

教授

研究生

宇宙學、星系物理

物理宇宙學基礎

劉富坤

副教授

研究生

高能天體物理、活動星系核

天文文獻閱讀與專題報告

劉曉為*

教授

研究生

恒星物理、恒星形成、星際介質

天體光譜學

羅紹光

副教授

研究生

恒星形成、星際介質

等離子體物理

喬國俊*

教授

大學

高能天體物理、緻密天體

宇宙概論

吳學兵*

教授

研究生

高能天體物理、活動星系核

天體物理前沿

徐仁新*

教授

研究生

高能天體物理、緻密天體

原子物理、天體物理導論

張 堅

副教授

研究生

天文技術與方法、太陽物理

宇宙探測新技術引論

張華偉

副教授

研究生

恒星物理、星際介質

天體物理觀測技術與方法、天文圖象處理

周又元*

院士

高能天體物理、活動星系核

大氣科學

姓名

性别

職稱

學曆

專業特長及近期研究方向

擔任的本科生課程

陳 重

講師

研究生

大氣環境和探測

付遵濤

副教授

研究生

非線性動力學

大氣海洋學

黃嘉佑*

教授

大學

氣候動力學

統計氣象學

李建國

副教授

大學

大氣環境和探測

環境物理概論

李萬彪

副教授

研究生

大氣輻射和遙感

大氣物理學基礎、大氣概論

李曉東

副教授

研究生

非線性動力學

氣候概論

梁福明

講師

研究生

大氣邊界層和大氣湍流

自然科學中的混沌與湍流

劉和平

副教授

大氣邊界層和大氣湍流

劉式适*

教授

大學

非線性動力學

劉樹華*

教授

大學

大氣邊界層和大氣湍流

大氣探測原理、環境生态學

劉曉陽

講師

研究生

大氣輻射和遙感

雷達氣象學

盧鹹池

研員

研究生

氣候變化診斷模拟

毛節泰*

教授

大學

雲物理和大氣化學

錢維宏*

教授

研究生

氣候動力學

天氣學

譚本馗*

教授

研究生

大氣動力學、海氣相互作用、暴雨機理

大氣動力學基礎

王洪慶*

正高

研究生

中尺度氣象及其科學視算

算法與數據結構

辛國君

副教授

研究生

氣候動力學

流體力學

楊海軍

研究生

大氣動力學、海氣相互作用、暴雨機理

葉瑾林

副教授

研究生

張宏生*

教授

研究生

大氣環境和探測

大氣物理實驗

張慶紅

副教授

研究生

中尺度氣象及其科學視算

趙 強

副教授

研究生

氣候動力學

衛星氣象學

趙柏林*

院士

大學

大氣輻射和遙感

趙春生

副教授

研究生

雲物理和大氣化學

大氣科學導論

鄭永光

講師

研究生

中尺度氣象及其科學視算

天氣分析與預報

朱錦紅

副教授

研究生

氣候變化診斷模拟

氣候變化與人類生存

朱元競

教授

大學

大氣輻射和遙感

六、教學設備與設施

1.教學實驗室

基礎物理教學與研究中心

基礎物理實驗教學中心

物理學演示實驗室

核物理教學實驗室

核電子學實驗室

教學天文台

大氣探測實驗室

大氣遙感與衛星氣象實驗室

天氣分析與預報實驗室

仿真模拟可視化實驗室

大氣氣溶膠監測站

2.圖書資料

圖書

期刊

報紙

論文

中 文

26595

36871

1319

11970

9

2000

西 文

38497

42636

1870

66129

1

其 他

5450

6240

693

10155

總 計

70542

85747

3882

88254

10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