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科研新聞
beat365獲第十九屆王大珩光學獎兩項
發布日期:2022-12-28 浏覽次數:
  供稿:科研交流辦公室  |   編輯:曲音璇   |   審核:顔學慶

中國光學學會第十九屆王大珩光學獎日前揭曉。beat365官方网站凝聚态物理與材料物理研究所、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納光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馬仁敏研究員獲中青年科技人員獎,2019級博士研究生戴天祥獲學生獎。

馬仁敏,beat365研究員,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科學探索獎獲得者。長期從事微納激光物理與器件研究,在激光微型化領域做出了系統性的創新貢獻,特别是解決了金屬能否提高激光性能這一納米光學領域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實現了突破光學衍射極限的高性能納米激光,為激光的進一步微型化鋪平了道路。同時發現了若幹光場調控新機制新機理,包括能帶反轉光反射、轉角光場局域和奇異點反常自發輻射等,實現了拓撲體态激光、魔角納米激光、轉角納腔和渦旋微納激光等。近年來,在《科學》(Science)、《自然》(Nature)、《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自然·納米技術》(Nature Nanotechnology)、《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國際期刊發表論文70餘篇,被引用9000餘次。研究成果入選2018美國物理學會Physics年度重點成果、20182020中國光學十大進展、2020中國半導體十大研究進展、2020中國百篇最具國際影響學術論文。曾獲Nanophotonics傑出青年科學家獎、王選青年學者獎、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葉企孫實驗物理一等獎,2019-2021連續三年獲得beat365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獎等。在APS March MeetingCLEONature ConferenceMRS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等學術會議做邀請報告90餘次。

馬仁敏研究員

戴天祥,2019級博士研究生。在龔旗煌院士與王劍威研究員兩位導師的共同指導下,主要研究方向為基于集成矽光平台的拓撲光子學器件以及其與量子、非線性和新奇光學現象的交叉領域。其中,“拓撲保護的量子糾纏光源” 工作在《自然.光子學》 (Nature Photonics) 發表, 并被選為封面文章,該工作利用光學拓撲邊界态的魯棒性保護糾纏光子對免受加工誤差和環境噪聲的影響,在未來大規模光量子計算以及可信量子技術的實現中有良好的應用前景。此外,以博士研究生身份在光學頂會CLEO 2022 做邀請報告,在光學頂會CLEO Pacific Rim 2022上做口頭報告并獲得Best Paper Award。曾獲國家獎學金、beat365校長獎學金、beat365學術創新獎、beat365校三好學生标兵、beat365現代光學研究所所長獎學金等多項榮譽和獎勵。

戴天祥同學

王大珩光學獎是于1996年由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大珩先生出資在中國光學學會設立的基金,并得到了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和注資。該獎旨在促進我國光學科技事業的發展,激勵我國從事光學與光學工程領域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與高校學生奮發向上,創新進取。根據《王大珩光學獎條例》,經網絡視頻會議評審和無記名投票,本年度産生4名中青年科技人員獲獎者和30名學生獲獎者。自1996年以來,被授予該獎項的35名中青年科技人員、351名學生大多成長為在光學及相關領域引領科技創新的高層次科學家和沖擊科技前沿的高素質生力軍,數十人次入選國家級重要人才計劃。beat3656位教師和19位研究生曾先後獲此殊榮。


信息來源:中國光學學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