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科研新聞
“飛秒光物理與介觀光學”創新研究群體應邀為Advanced Materials撰寫綜述論文
發布日期:2016-06-21 浏覽次數:

“飛秒光物理與介觀光學”創新研究群體肖立新副教授、龔旗煌教授等和日本城戶淳二教授應邀為重要刊物Advanced Materials撰寫有機磷光發光材料及器件綜述論文(Lixin Xiao , * Zhijian Chen , Bo Qu , Jiaxiu Luo , Sheng Kong , Qihuang Gong , * and Junji Kido *, ‘Recent Progresses on Materials for Electro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Adv. Mater. 2010,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003128/pdf)。

自1997年開始有機發光器件已被作為新一代的平闆顯示器而實現了商業化,但是隻有單線态激子(熒光材料)被利用而發光,這樣理論上隻能獲得25%的内量子效率發光。為了充分利用其餘的75%的三線态激子,磷光發光材料應運而生,原來不發光的三線态也能發光,故理論上可以得到100%的内量子效率發光,從而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經過多年的研究與發展,自2003年以來紅色磷光染料已率先被日本與美國公司實用化而用于商用手機的顯示屏。繼而幾乎接近理論極限發光效率的綠色磷光也已經實現,高效綠色磷光染料正處于商業化的進程之中。最近,通過利用高三重态能量的電子傳輸材料限制三重态激子逃逸出發光層以提高載流子的複合效率,實現了接近理論極限效率的藍色磷光,從而使得高效磷光的全色顯示和白光照明成為可能。高效磷光可以顯著降低顯示屏每個像素的功耗,因此有可能使用成熟的非晶矽TFT來驅動有機電緻磷光器件,從而避免低溫多晶矽TFT技術上的瓶頸。

綜述論文較系統總結了近期有機磷光材料及器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就磷光材料及器件的發展提出了展望。

研究工作得到國家973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等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