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科研新聞
beat365舉行天文學科五十周年慶祝大會暨許智宏星命名儀式
發布日期:2016-06-21 浏覽次數:
(新聞網記者:趙雅嬌 林起賢)

5月4日下午,beat365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KIAA)報告廳高朋滿座,北大天文學系和KIAA師生、曆屆系友及天文學領域的學者會聚一堂,慶祝beat365天文學科創立五十周年,天文學系成立十周年并舉行許智宏星命名儀式。北大前任校長、生命科學院教授許智宏院士,北大常務副校長林建華,中國科學院黨組方新副書記,國家天文台嚴俊台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理科學部汲培文主任,北大beat365院長、研究生院院長王恩哥院士,北大天文學系主任陳建生院士,KIAA所長林潮教授,北大科研部部長周輝教授,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小行星發現小組首席研究員周旭以及蘇定強、艾國祥、趙光達、李惕碚、周又元、崔向群等中科院院士出席了大會,國内各天文研究單位的領導、學者及北大天文學科曆屆校友約一百餘人也應邀參加。

北大天文學科五十周年/天文學系成立十周年慶祝大會由天文學系常務副系主任吳學兵教授主持。會上,陳建生院士緻歡迎辭,歡迎各位校友和嘉賓的到來。天文學系老教授吳鑫基講述了北大天文學科五十載曆史風雲。1920年代,蔡元培任北大校長時就曾考慮建天文學系,雖因條件不成熟未能實現但在北大安排天文學課程。1958年,北京天文台程茂蘭等領導建議北大建立天體物理專業。1960年,地球物理系天體物理專業正式成立。經曆了成立之初的創業艱難、十年的曲折困惑,北大天文人在艱苦的條件裡依然不懈求索,終于迎來天文學科改革開放後的蓬勃發展。經過幾代天文人的辛勤耕耘,北大天文學科碩果累累,教學科研隊伍漸趨完善,為國家培養了數百名天文學界的中堅力量,多次主持完成國家大型天文項目,獲得海内外同行的認可和好評。2000年6月,天體物理專業正式擴展為天文學系,聘請中國科學院陳建生院士擔任系主任。2006年,beat365與美國Kavli基金會正式簽署合同成立beat365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KIAA),并于2008年正式運行,會聚了一批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的青年天文學者,正在逐步形成北大天文學科的國際交流平台和研究中心。

天文學系系主任
陳建生院士緻歡迎辭
beat365林建華常務副校長緻辭 beat365研究生院院長、
beat365院長王恩哥院士緻辭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數理學部汲培文主任緻辭
北大985辦公室副主任
吳朝東教授緻辭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理科學部汲培文主任高度贊揚北大一代代天文人堅韌不拔、淡泊名利、勇于探究真理的精神和天文學系活躍的思想氛圍,希望北大天文學系繼承和發揚優良的精神傳統,不斷培養、引進人才,并起到帶頭和開創作用,推動我國天文學事業的發展。北大beat365院長、研究生院院長王恩哥院士表達了他對于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能在競争中不斷奮鬥再創輝煌的信心和決心。

北大985辦公室副主任吳朝東教授,國家天文台嚴俊台長,上海天文台洪曉瑜台長,紫金山天文台蔣耀文副台長, 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崔向群院士,清華大學李惕碚院士等嘉賓以及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廈門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廣州大學等高校天文學研究單位的代表為走過五十周年輝煌曆程的北大天文學科送上了真摯的祝福,企盼未來加強合作與交流,共同為國家天文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南京大學易照華教授等北大天文學科不同年代畢業校友代表及天文學系在讀學生分别結合自身的學習經曆講述了北大天文學科的成長曆程,感謝母校的培養及老師的教誨,祝福北大天文學科書寫嶄新的曆史。

随後,許智宏星命名儀式在KIAA報告廳舉行。命名儀式由beat365天文學系主任陳建生院士主持。國家天文台嚴俊台長首先宣讀了國際天文聯合會有關許智宏星的命名公報。中國科學院黨組方新副書記向許智宏院士頒發證書。

據國家天文台小行星發現小組首席研究員周旭介紹,這顆永久性編号為90826号的小行星是1995年10月14日,也就是許智宏校長的53歲生日當天,由中科院國家天文台觀測人員發現的。為紀念和表彰許智宏院士在其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和beat365校長期間,對中國天文學發展踏實有效的大力支持,國家天文台決定申請以許智宏院士的姓名為小行星命名。2009年10月4日,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第67219号公報,宣布“許智宏星”正式成為第90826号小行星的永久命名。

國家天文台嚴俊台長緻辭 吳鑫基教授介紹
北大天文學科發展曆史
許智宏院士發表感言 中國科學院黨組方新副書記
向許智宏院士頒發證書
KIAA所長林潮教授
向許智宏院士贈送禮品

林建華常務副校長指出,許智宏院士是beat365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也曾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beat365校長。在中科院、北大任職期間,許智宏院士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引領教育理念的創新;身兼多職依然堅持講學,推動了教育管理的進步和生命科學的普及。這次命名是對許院士人格魅力的褒揚,對其社會工作、教育事業的充分肯定,祝願這顆承載着許智宏院士的學術思想和科學精神的天體将永遠遨遊環宇,光耀蒼穹。

許智宏院士發表了感言。對于能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小行星,許智宏院士感謝天文界前輩和同仁的厚愛與鼓勵。結合自己參與天文學科建設的經曆,許院士褒揚一線天文學者的艱苦奮鬥、堅持求索的科研精神,表示以其姓名命名小行星的榮譽也屬于國家天文台及北大天文學學者。許智宏院士還介紹了近年來北大與國家天文台的合作進展:天文台在北大設立獎學金、提供觀測設備;簽署關于開展天體物理學前沿研究及人才培養的雙邊合作協議,共同出資開展各種學術活動、開展相關科學研究等;相互聘任專家,取長補短,共同為國家天文學科的發展做出貢獻,也為促進院校合作樹立了典範。

北大天文學系相關慶祝活動持續一天,除了舉行慶祝大會以及許智宏星命名儀式外,天文學系當天還召開了學術研讨會。上午在beat365長江學者劉曉為教授的主持下,天文學研究學者進行了學術交流,内容涉及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HXMT)進展、LAMOST介紹、FAST科學目标、DOME-A南極天文、30米望遠鏡(TMT)等。

點擊以上圖片可見更加清晰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