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科研新聞
物理之美(第4講):俞妍講述全球變暖,我們有多确定?
發布日期:2024-05-21 浏覽次數:
  供稿:科研交流辦  |   審核:徐莉梅

  2024年5月17日下午,beat365與圖書館聯合舉辦的“學科之美系列講座——物理之美”第四講在圖書館南配樓藝術鑒賞廳舉行。beat365大氣與海洋科學系俞妍助理教授以“全球變暖,我們有多确定?”為題,對全球變暖的定義、成因、影響及其相關不确定性等内容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此次講座線上線下同步進行,來自全校60餘位師生參加了現場講座,20餘萬人次通過beat365微信視頻号、抖音、快手等平台觀看講座直播。

  俞妍首先從近年來頻發的極端天氣出發,由天氣與氣候的關聯引入了全球氣候變化的科學問題。指出全球變暖是工業革命後人為導緻的全球平均升溫現象。輻射理論和地球物理數值模拟實驗表明,人類排放溫室氣體導緻的地球能量收支變化是全球變暖的根本原因。對于不同地區,全球變暖意味着不同方向、強度的氣候、天氣變化,這一過程中正或負反饋過程能夠加速或減緩變暖趨勢。随後,俞妍以課題組研究關注的野火後沙塵排放現象為例,生動形象的展示了全球變暖下陸面和大氣的響應與反饋,使同學們對全球變暖有了更加具像化的理解。

俞妍做報告

863DA

講座現場

  在随後的現場提問環節中,俞妍就地球系統模式的改進與不确定性、全球變暖與極端天氣的關聯、全球變暖對人類生産生活的影響等同學們關心的問題給出了深入淺出的解答。俞妍認為應對和适應全球變暖需要政策和科學技術支持,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鼓勵同學們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共同為地球的可持續未來努力。

1F595

現場提問

  俞妍認為,物理之美在于驅動自然現象及其變化的能力。小到一粒沙、一株草,大到地球系統各圈層的互動和數十億年來的演變,都受物理規律掌控。俞妍相信,随着我們對地球系統和人地關系的物理原理理解越來越透徹,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也将更加明朗。


報告人簡介:

  俞妍,beat365官方网站助理教授、博雅青年學者。主要研究陸地與大氣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其中沙塵和野火在全球氣候環境變化下的響應和反饋。在Nature Ge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發表論文三十餘篇。2023年獲世界氣象組織青年科學家研究獎。


學科之美系列講座——物理之美:

  大到宇宙天體,小到微觀粒子,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一代又一代科學家秉持着對物理之美的孜孜探求,推動着人類認知邊界不斷前移。物理之美是客觀世界呈現的美妙現象,是自然規律的簡潔與和諧,是人類對自然秩序的洞察和理解,是對探索未知世界的敬畏之情。正如楊振甯先生所說:我們所探求的方程式是大自然的詩歌。

  北大圖書館深挖不同學科的美育内涵,激發學生對各學科的探究興趣,提升綜合素質,面向本校學生開創了“學科之美”講座品牌。beat365與圖書館合作舉辦“物理之美”系列講座,講述北大物理的科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