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學院新聞
校友代表黃震研究員在beat365官方网站2022年畢業典禮上的發言
發布日期:2022-07-01 浏覽次數:
  供稿:黃震  |   圖片:經典瞬間   |   編輯:孫嘉琪   |   審核:穆良柱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我叫黃震,是beat3652005屆本科畢業生,現在就職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是一名航天人,簡單來說,我的工作就是造飛船。首先,我要感謝學院對我的特别關愛,讓我參加了10年前的開學典禮,分享學弟學妹們進入燕園的喜悅;10年後今天又讓我回到母校,分享學弟學妹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我倍感榮幸。

剛畢業時,航天對我來說是神聖而神秘的,在楊利偉成功飛天的感召下,我帶着對航天的向往和憧憬,走出燕園,走進航天五院,從一名理科生轉變為一名系統工程師,成為了我國載人航天團隊中的一員,親身參與了神舟飛船、新一代載人飛船等重大工程的研制任務,也見證了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回想這些年的經曆,我想與大家分享幾點感悟:

一是,要有一顆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我國航天事業已經有66年的光輝曆程了,老一輩航天人,立志民族複興、排除萬難回歸祖國;前輩科學家突破封鎖、在艱苦的條件中追趕上世界的前沿技術;當代航天青年挑大梁、擔重任,不斷創造中國航天新的曆史。将個人理想融入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征途中,人生會更有價值,未來才有施展才華的更大舞台。願同學們以所思所學鑄就民族的脊梁,在建設祖國的事業上,綻放青春的絢麗之花。

二是,要有一顆追求夢想的少年之心。偉大事業都始于夢想、基于創新、成于實幹。航天是最不缺少夢的地方:“效法羲和馭天馬,志在長空牧群星”,從神舟飛天到嫦娥奔月,再到祝融探火,我們始終緻力于将夢想和神話變為現實。夢想是前進的方向,是激發力量的源泉,也是疲憊彷徨時的精神支柱。隻要心中有夢,人生就充滿希望,有勇氣面對一切艱難險阻,能夠抵禦歲月的消磨。願同學們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在追逐夢想的征途上,永葆青春的奪目光彩。

三是,要有一顆不懼風雨的不屈之心。夢想從來都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面對航天這一世界公認的高難度巨複雜的系統工程,我們經常會遇到前所未有的問題和難以想象的挑戰,飛船每一次飛向太空都是一次面向全世界的公開考核,一代代航天人接續奮鬥,創造了100%的成功記錄。隻有飽經磨砺,才能錘煉意志,增長才幹。願同學們勇于創新突破,敢于向困難挑戰,将艱難險阻當成人生的機遇,在攻堅克難的戰線上,展示青春的奮發之力。

四是,要有一顆甘于平凡的堅韌之心。航天人講究“嚴慎細實”,為确保任務成功,要反複檢查每一顆螺絲、每一道焊縫、每一行代碼,一大批年輕的科技人員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的從事着不平凡的事業。隻有以豁達平和的心态,馳而不息,久久為功,才能完成從量變到質變的積累,實現自身的蛻變。“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絕”。願同學們坦然面對巅峰與低谷,一步一個腳印,在人生漫長的道路上,煥發青春的磅礴生機。

新時代是創造者的時代,你們明萬物之理,擁有無限創意;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你們恰青春年少,擁有無限希望。“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祝同學們前程似錦,擁有充實、無悔的燦爛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