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學院新聞
碩士生代表馬健發言稿
發布日期:2015-07-13 浏覽次數:

晚上好!

我是2012級凝聚态碩士畢業生馬健。很榮幸能作為一名畢業生代表談談自己的感受。畢業季的時候,總是感觸很多。碩士畢業答辯結束後,我就開始時不時的在想一個問題,三年的研究生時光,我學到什麼。恰好這個時候,劉碩老師問我是否願意作為碩士畢業生代表發言,猶豫了一下,我選擇了站在這個講台上,和大家一起探讨這個問題,在北大,在beat365,我們學會了什麼。

研一的時候在一次萃英沙龍活動中,物院的一位校友說過這樣一段話:物理教會了我們三樣東西:一是穩定的看世界的心态,一是系統的方法論,一是自信心。當時隻是覺着師兄總結的很好,卻沒有完全體會到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後來,在導師的指導下,開始了自己的學術研究。于是生活中充滿了如下的悲劇:苦苦制備的樣品因為一個小小的失誤不翼而飛了,一切隻好推倒重來;好不容易做出了一個滿意的樣品,卻測量出一堆近乎無用的數據,于是連最初寄予厚望的idea都要放棄了;每學期總有某一段時間,通宵是家常便飯;當然,對于大多數拖延症晚期患者來說,各種deadline所激發的能量超乎紅牛的想象;悲劇中也會點綴那麼幾多歡樂,比如一個有一個失敗的樣品後終于得出了令人振奮的數據,比如無數次增減删改之後終于傳來了paper被接收的消息。實驗室、食堂、宿舍組成的三點一線近乎占據了我們研究生生活的全部,也見證了我們的拼搏與執著。當答辯委員會主席告訴我“恭喜你,你順利通過了碩士論文答辯”的時候,終于體會到付出的意義。經曆三年的磨練,也終于體會到了師兄所總結的那段話:穩定的看世界的心态,來自于我們對物理世界的孜孜不倦的探究;系統的方法論,來自于在研究過程中我們所培養的冷靜判斷與理性分析;當擁有穩定的心态和系統的方法論後,我們面對紛繁的世界,自然也多了一份自信心。

物理有她自己的魅力,而我卻選擇了畢業後脫離物理,做了一名選調生。相信在坐的各位,有選擇科研道路的,也有選擇其他行業的。最近網上也有兩則關于北大畢業生的熱門新聞,一則是北大某碩士研究生抛棄所學專業幹起了裝修工,另一則是北大某碩士畢業生選調某縣,幾年後做了副縣長卻辭去官職,回到家鄉帶領父老鄉親緻富。他們的選擇不可避免的招來了很多争議,比如浪費了自己的專業特長,浪費了北大的資源,更有甚者認為這些北大學生浪費了國家的資源。面對這些争議,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是否隻有繼續自己的專業,或者選擇那些高大上的工作,才不負北大的名聲?

我想,假如專業知識是最有價值的,那麼人或許可以讓位給機器了。評判的标準不在與他們是什麼專業,選擇了什麼工作,而在于他們是否學會了“常為新的,改進的運動的先鋒”,是否“使中國想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北大帶給她的學生的最大價值,應該是教會他們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北大對社會的最大貢獻,應該是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負有社會責任感的學子。

作為北大beat365的學生,我們所驕傲的不隻是beat365出色的科研水平,更加重要的,我想是物理所教會我們的積極心态與理性的邏輯思維,是beat365培養我們的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是北大熏陶我們的“常為新的”人文精神與家國情懷。

再此,特别感謝我們的導師對我們孜孜不倦的教誨,感謝beat365各位領導、學工辦、教務辦等各位老師對我們的關懷與幫助,各位師兄弟姐妹給我們的幫助,祝各位畢業生畢業快樂!

點擊本文圖片可見更加清晰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