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我叫黃震,是2001級本科生,現在是一名航天人。祝賀在座的每一位經受住了高考的洗禮或者奧賽的磨難,如願來到了beat365官方网站這片淨土,迎接你們的将是自由、祥和、充實、精彩的大學生活。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2001級全體同學向各位領導、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正是您們的悉心教導、言傳身教,使我們掌握了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科研能力,使我們順利完成研究生的學業,獲得碩士、博士學位,也使我們信心飽滿地奔赴工作崗位,開創各自事業。
四年的大學生活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在這兒的學習和生活經曆,跨越了7個寒暑仍深深地影響着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有幾點感悟,我想在這兒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的學業和職業生涯有所助益。
第一,開拓視野,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2005年我們畢業時物理系大約70%的同學選擇出國,其餘的要麼留校、要麼在中科院繼續深造,隻有極少數人選擇了直接就業或者到其它高校、科研院所讀書。我則在神舟五号成功載人飛行的感召下,獨自到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學習飛行器設計。7年過去了,我獲得了工學博士學位,如願加入了載人飛船總體設計團隊,并在系統任務分析和飛行任務規劃領域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同時,留在國内的許多同學也各自在聲學、金融、生物、計算機等行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因此,絕大多數人選擇的,未必是最适合自己的,要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開拓視野,廣泛關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體育等各方面的信息,尋找一條适合自己、屬于自己的發展道路。
第二,積累知識,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也許在座的同學中,有部分人以後不會從事物理理論研究;也不會從事聲、光、電、固體、微電子、高能粒子等相關工作,但工作中和物理相關的問題總會和你不期而遇,特别是在大型系統工程中。比如,載人飛船的軌道運動和推力标定就屬于基礎物理力學,返回艙防熱燒蝕結構是熱物理學,測控通信是電磁學,交會對接敏感設備是光學,空間環境輻射是高能物理學,等等。可以說在載人航天工程中,大到整個系統、小到零部件和元器件,到處都有物理的影子,其它行業也是如此。無論你将來從事何種行業、何種工作,掌握堅實的基礎知識,培養自己理性的思維模式和邏輯能力,都将使你終生受益。
第三,樹立理想,堅定信仰。
例如在航天領域,一方面要求在技術上追蘇趕美,實現型号生産的跨越式發展,另一方面作為系統工程,其關鍵節點有嚴格的時限要求,要在規定的時限前保質保量地完成科研生産任務,在現在的技術基礎和管理水平上,隻能犧牲個人的生活,采取長期加班加點等非常規手段确保任務成功。此外,重複勞動的枯燥、忙碌工作的疲憊、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的失望,以及對前途的迷茫——這些成功道路上的試金石——都可能會使你動搖,隻有理想和信仰的支持才能使你變得堅韌,在枯燥、疲憊、失望、迷茫中堅持奮鬥,迎來成功的曙光。
第四,珍惜友誼。
各位同學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頂尖學子,可能已經習慣了衆人的仰慕和禮讓,加之地域不同、性格迥異,難免會在集體生活中産生這樣那樣的摩擦,但請你們一定要放下芥蒂,珍惜彼此的友誼。我所工作的單位是涉密部門,沒有互聯網,手機也常年鎖在屏蔽信号的盒子裡,可以說一畢業就和絕大多數同學失去了聯系。然而在神舟九号交會對接任務期間,一個和我有關的報道視頻卻在美國,被七年沒有聯系的同學們瘋狂轉發,他們又将消息傳回國内,傳回母校。一時間我收到了國内外同學無數的祝賀電話、短信和郵件,聽着他們的真摯聲音,我常常感動得說不出話來,真正的友誼能夠經得起歲月的考驗、可以同你共經患難、可以與你分享喜悅,是一生最珍貴的财富。
我走出北大校園已經七年了。四年後,你們中的大多數也将離開這片沃土。希望你們珍惜在這裡學習生活的每一天,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希望你們中能有人加入到中國航天的科研隊伍中,和我一起為提高祖國的工業實力和技術水平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最後,借用刻在美國肯尼迪宇航中心大門上的誓言與大家共勉:“if you dream it, you can do it!” 謝謝!
點擊以上圖片可見更加清晰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