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代表胡曉東教授在beat3652012年開學典禮上的緻辭
2012年9月4日
同學們,
今天我們相聚在這裡,舉行隆重的開學典禮,共同見證你們人生中值得紀念的時刻。作為beat365官方网站一百七十多名教師中的一員,我與你們一樣心中充滿喜悅。你們是那樣的年輕,那樣的朝氣蓬勃,從你們的眼睛中我看到了一種令人感動的目光。我不由得想起去年11月16日,也是在這裡,在這個被稱作“陽光大廳”的地方,我參與接待了2007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彼得· 格林貝格爾(Peter Grunberg)教授。他與法國科學家阿爾貝· 費爾先後獨立發現了“巨磁電阻”效應(Giant MagnetoResistance,GMR)而共享殊榮。至今讓我難忘的是年過古稀的格林貝格爾先生,與你們青年人一樣,擁有一雙明亮清澈的眼睛。交談過程中,他始終以這雙眼睛注視着我們,親切而又真誠。如果要找一個詞來形容,我隻能選“天真”。是的,這樣的目光令我感動,我有一種久違的感覺。
在随後的報告中,他講到了“harmony”(和聲、和諧)。報告題為“傅裡葉原理:從音樂的和聲到聲音識别” (Fourier theorem: from harmony in music to speech recognition)。他講解了聲音識别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特點,如何應用傅裡葉原理處理聲音,怎樣利用傅裡葉變換分析音樂中和聲的規律,并親自在現場彈吉他和拉小提琴,演示傅裡葉方法分析樂器發聲的原理。他還用吉他為大家彈奏了流行音樂。
格林貝格爾教授講物理、聊音樂、談人生,我們從中感受到他的人生境界和科學追求。我明白了他的眼睛之所以如此明亮,因為他始終保持着一個真正科學家的純真。
學物理和做物理不輕松,甚至可能很辛苦。但是從中也是充滿樂趣,你們的生活完全可以精彩無限,不必人人是書呆子,beat365絕不是瘋人院。這裡,我建議同學們讀一讀費曼的傳記:《别鬧了,費曼先生》,英文名: 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ynman。費曼被公認是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在量子電動力學等方面成就卓著。目前量子場論中的“費曼振幅”、“費曼傳播子”和“費曼規則”等均以其姓氏命名。而與他在理論物理方面的成就齊名的,是他的幽默睿智和近乎頑童的行止,這些在他的傳記中有精彩的叙述。
在我們北大beat365的曆史上也不乏令我們敬仰的前輩。去年beat365舉行了王竹溪先生百年壽辰紀念活動,王先生1935年到劍橋大學師從福勒,研究統計物理,與狄拉克師出同門,
互為好友。他一生勤于學而精于研,博聞強記,知識淵博,學風嚴謹,給我們留下了《熱力學》和《統計物理學導論》等經典教材。他長期主編《物理學報》,主持審定中國物理學名詞。同時王先生從小受中華古典文化的浸潤,有深厚的中國語言文字和曆史文化的根底。從上世紀30年代起就研究中國的語言文字,于1943年發明了漢字新部首檢字法,以後進一步提出漢字檢索新方案。他獨立編纂《新部首大字典》,成為研究漢字檢索機器化的先鋒。
王先生與郭敦仁先生合著有《特殊函數概論》。我有幸親身聆聽過郭敦仁先生講授這門課,枯燥的方程公式,繁複的演繹推導,足令常人頭痛,但郭先生舉重若輕,在講授中遊刃有餘,精彩無比。郭先生興趣廣泛,尤其喜愛武俠小說和體育運動,擅長遊泳和乒乓球。他還精于橋牌,造詣深厚,曾博采衆家所長,倡議并合作創建了《大方片叫牌法》,堪稱是中國橋牌運動的先驅。
這幾位先生的共同之處是崇尚科學,熱愛物理,追求真理;雖曆經磨難,卻始終熱愛生活,保持純真,揮灑着人格的魅力,可謂高山仰止,精神永存。
明年是2013年,為北大物理一百周年,也是中國物理一百周年。我們将共同見證這一曆史時刻。追根溯源,中國物理的開端是始于景山東街的北大理學院。在今天北大校園中還存有一件那個時期的遺物,一尊漢白玉石的日晷,現置于民主樓南面的花園中。日晷的指針永遠指向天樞,古樸的篆刻羅列在石柱的四方,銘文曰:“仰以觀于天文,頫(音:俯)以察于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我希望同學們前去憑吊,感受和領悟其中的哲理;我還建議大家有機會遠離城市的喧嚣,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仰望星空,吟誦大詩人屈原在兩千多年前發出的《天問》。我一直以為浩瀚無垠、深邃無比的宇宙所激發的想象力,是人類探尋未知世界最原始和最持久的動力。
同學們,你們肩負着民族的希望和人類的理想,在北大物理新紀元将要開啟之際,我們當銘記曆史,繼承傳統,思考如何續寫北大物理新的輝煌;我們更當回歸科學的精神,超越任何功利的考慮,為科學而科學,為知識而知識,在紛纭雜沓的環境中,永遠保持一雙明亮而清澈的眼睛。
點擊以上圖片可見更加清晰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