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物理》雜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先後發表主題文章,專題介紹beat365官方网站天文系劉富坤教授等發現星系中超大質量雙黑洞的研究成果。這是繼歐洲航空航天局(ESA)
、德國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MPIfR)、意大利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INAF)以及德、英、意大利、法、荷蘭、俄羅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以及中國等等國家的天文研究所或新聞媒體用近四十種語言文字對劉富坤教授等的發現發布新聞報道并高度評價之後,國際權威雜志和機構再次對該發現作深度主題介紹。
2014年6月30日,《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雜志在“新聞與觀察(news &
views)”專欄發表特邀評論員、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UCSC)馬丁·加斯克爾(Martin
Gaskell)教授的署名主題文章“超大質量雙黑洞:最終在一起了(Supermassive Black Holes: Together at
last)”,從超大質量雙黑洞形成的星系宇宙學理論基礎出發,全面介紹了劉富坤教授等人前期對雙黑洞的理論研究和關鍵性預言、此次發現所采用的X-射線衛星觀測數據及其對理論預言的驗證、所發現雙黑洞的具體參數、以及引力波輻射下的壽命等。該主題文章認為,此次發現為密近超大質量雙黑洞的存在提供了最好的證據,同時還認為,通過采用這次發現所提供的方法天文學家們将很快探測到大量的密近超大質量雙黑洞。文章全文刊登在
http://www.nature.com/nphys/journal/v10/n7/full/nphys3015.html
2014年7月7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台(SAO)聯合舉辦的“一周最佳圖片(Picture of the
Week)”将劉富坤教授等發現星系中超大質量雙黑洞的有關圖片(圖1)選為本周最佳圖片,并以“Binary
Blackness(黑暗雙劍客)”為題作入選主題介紹:“很多恒星——如果不是大多數,都是雙星,即兩顆恒星由于彼此的引力束縛而互相繞着對方旋轉,有的還會因為靠得過近而發生碰撞。星系之間也常會成對出現,互相繞着對方跳舞、交換物質。緻密天體,如白矮星、中子星甚至是恒星大小黑洞,也是如此。那麼,最極端的天體、位于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又如何呢?其實,一些活動星系中的超大質量黑洞也已确認擁有一個黑洞伴侶了。現在,借助XMM-牛頓X射線望遠鏡,天文學家第一次在一個普通星系中觀測到了一個超大質量雙黑洞。該星系名叫SDSS
J120136.02+300305.5。該星系之所以引起天文學家們的注意是因為,當XMM-牛頓望遠鏡從一個觀測目标轉向另一個目标的過程中,恰好捕捉到位于其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正在吞噬恒星的信息。當黑洞吞噬一顆恒星時,它先将恒星撕裂再進食時釋放大量的X射線——XMM-牛頓衛星捕捉到了這些X射線。但XMM-牛頓衛星的後續觀測發現事情變得很奇怪:該事件的X射線在發現後繼續發射一段時間就消失了,然後在距離發現第48天後卻又再次出現。天文學家将這一奇特現象歸因于附近伴随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引力拖拽效應,即伴随黑洞的引力拖拽效應短暫關閉第一個黑洞對恒星的吞食吸積。圖1的圖片是對這個雙黑洞系統的藝術想象圖。由于這兩個黑洞在軌道運動過程中産生引力波輻射,它們将盤旋靠近并最終合并。而最終合并将在宇宙中産生短暫但最強的引力波輻射。”
該圖片和入選主題介紹全文發布在NASA網站“PICTURE OF THE WEEK”上
(http://heasarc.gsfc.nasa.gov/docs/objects/heapow/archive/compact_objects/binary_bh_xmm.html)
|
劉富坤等在星系SDSS J120136.02+300305.5中所發現雙黑洞系統的藝術圖片。 繪圖:ESA - C.Carreau |
入選圖片是為歐洲航空航天局(ESA)
2014年4月22日新聞報道劉富坤教授等的發現時制作。在繼歐洲航空航天局之後,包括德國、英國、意大利、法國、荷蘭、俄羅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中國等國的天文研究所或新聞媒體用近四十種語言文字對劉富坤等的發現作了新聞報道;其中歐洲航空航天局(http://sci.esa.int/xmm-newton/53980-unique-pair-of-hidden-black-holes-discovered-by-xmm-newton)、4月22日德國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
(MPIfR, http://www.mpifr-bonn.mpg.de/pressreleases/2014/3)、4月23日意大利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INAF,
http://www.media.inaf.it/2014/04/23/buchi-neri-binari/)、4月24日美國VICE
新聞媒體集團報紙MOTHERBOARD (http://motherboard.vice.com/read/this-pair-of-spiraling-black-holes-is-an-astronomical-first)等,在發布的新聞報道中,還分别刊發了各自國家著名天文學家對該發現重要性的評價——意大利INAF報道的評價認為是“一個重大成就,原因至少有以下兩點(Un
risultato importante per almeno due motivi) ...”,“這類雙黑洞的觀測...有助于我們對宇宙演化的理解(Misure
di questo tipo ... quindi aiutare a comprendere l’evoluzione dell’universo)”;
美國VICE媒體報道的評價認為“該發現是屬于那類真正改變我們宇宙觀,并為天文學家們開啟全新天文學研究新領域的發現(These are the kinds of
finds that really change the way we think about the universe, and open up whole
new areas for astronomers to study)”; ESA評價則認為該發現還“證明了長期運轉的空間望遠鏡在探測這類具有開啟天文新領域的稀少事件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This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long-lasting space observatories have in
detecting rare events that can potentially open new areas in astronomy)。"
此次《自然·物理》雜志發表專欄特邀評論員主題文章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将相關圖片選為“Picture of the
Week”并作入選主題介紹,進一步全面肯定了該發現在天文研究中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