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學院新聞
周其鳳校長在“beat365陳互雄物理教育基金”設立儀式上的講話
發布日期:2011-04-08 浏覽次數:
2008年12月10日
尊敬的陳敬熊院士,
尊敬的常菊芳女士,
親愛的各位77級物理系校友,
親愛的美國北加州校友會代表,北大基金會(美國)的校友朋友,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謹代表學校,向尊敬的陳院士和夫人、向回到母校的77級物理系校友、北加州校友,表示最熱烈的歡迎!

今天來參加陳互雄物理教育基金的設立儀式,聆聽陳院士發自肺腑的緻辭,聽到他對于北大創辦世界一流大學的殷切期望,了解了他們一家對于北大的拳拳之心,尤其是今天知道我和互雄校友還有雙重校友身份,我們在美國曾經在同一所大學求學過;剛才也聽到各位老師和校友代表的發言,我真是非常感動,也深受鼓舞。燕園已是嚴冬,未名湖也已冰封,而我們在這個大廳裡卻感受着春天般的溫暖——這是父母親情的溫暖,是學子愛校的溫暖,是我們beat365師生校友團結一家親的溫暖。

這份溫暖首先來自與北大有着深厚淵源的一家人。他們就是尊敬的陳敬熊院士、常菊芳女士,北大優秀的校友、77級物理系陳互雄博士的父母。互雄校友不僅學業優異,而且為人熱心,有領導才能。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赴美求學,獲美國布朗大學物理學博士;他作為主要負責人之一,積極參與領導beat365北加州校友會的工作,盡心盡力服務校友、服務社區、服務母校,團結了大批校友。2002年,他熱情參與,和物理系77級校友創立北大第一個校友班級基金——“77物理班級基金”,為學院的發展、為學弟學妹們的成長,給予了寶貴的支持鼓勵,為母校的發展注入了力量。

陳院士與夫人不僅為北大培養了一位優秀的學子;作為我國傑出的電磁與微波技術專家,陳院士曾于上世紀80年代執教于beat365,為國家的航天事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我們知道,陳院士和夫人不是大富巨貴的企業家,隻是一對普通的知識分子,他們自己的生活非常節儉。今天,兩位老人家不顧八十多歲高齡,冒着寒冬,親自來到北大,把兒子生前積蓄都捐給北大,可以說是傾其所有。老一輩教育家、科學家慷慨無私的高貴品質讓我們深深感動。我建議,北大的老師、同學和校友們用最熱烈的掌聲,向陳院士和夫人表示崇高的敬意!今天的捐贈,既是對互雄校友愛校深情的感念,也是對北大beat365的深深期許,也是對互雄的學弟學妹們殷切的關愛和鼓勵!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表達我們對陳院士與夫人最真誠的感謝!

今天的溫暖還來自一個光榮的集體:77級物理系的校友們。他們不僅在各行各業的重要崗位上做出巨大貢獻,而且團結、互助、愛校,為北大的校友集體樹立了模範。遠道而來的北加州校友會傳會會長,為北大基金會(美國)熱情奉獻的施旭東、高平、李懷玺校友,他們是互雄在舊金山灣區生活和工作, 多年來給予他關心愛護的校友朋友。我謹代表母校,對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向你們并通過你們,向77級物理系的校友們,向北加州的校友們,緻以親切的問候!

老師們,同學們,北大物理學教育開始于1913年,是我國最早得高等物理教育,到今天已經是95年了。在漫長歲月裡,物理學科與北大一起曆盡滄桑,也共同鑄就了輝煌。近百年來,北大物理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一萬多名優秀人才。西南聯大時期,物理系培養了李政道、楊振甯、黃昆等一大批傑出科學家,解放後在這裡學習、工作過的兩院院士達122名,包括7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郭永懷、鄧稼先、陳芳允、朱光亞、周光召、于敏、彭桓武。

現在的beat365師資力量雄厚,有教授7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3人、長江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9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1人,“973”計劃項目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5人。beat365擁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地,8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9門國家精品課程。物理學是北大傳統的優勢學科,對國家的發展和beat365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至關重要。在新時期,學校将着眼長遠,大力支持優勢基礎學科的發展。

今天,我看到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其中就有互雄校友帶頭創立的77物理班級基金的受助同學代表;我還看到我們優秀的老師代表,我們親愛的校友代表。今天,我們設立了“陳互雄物理教育基金”,并獲得了“葉氏校友等額配比基金”的配比支持,我看到了大家的齊心協力和共同期盼!這些都讓我感到溫暖,讓我更有理由相信,北大beat365在5年後百年慶典的時候,一定能夠展示更加精彩壯麗的華章!

最後,再次感謝陳敬熊院士與夫人常菊芳女士的慷慨捐贈。祝願專程趕來參加此次活動的77級物理系校友和北加州校友母校之行順利、愉快。希望大家繼續關注和支持北大發展,歡迎校友們常回家看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