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0日
尊敬的陳敬熊院士,尊敬的常菊芳女士,尊敬的周其鳳校長;
各位遠道而來的美國北加州校友會代表,北大基金會美國分會的朋友,
各位物理系77級系友,
各位老師和同學:
首先,我謹代表beat365全體師生員工,對陳院士和夫人慷慨捐資設立“beat365陳互雄物理教育基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對今天前來參加儀式的陳互雄博士的父母,beat365校長周其鳳院士以及各位來賓表示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誠摯的謝意!
互雄是北大物理系優秀的畢業生,是beat365光榮的校友,也是包括我本人在内的物理系77級同學們最親愛的同窗好友。30年前,我們作為文革後第一批高考入學的北大學子,在未名湖畔共同度過了難忘的四年寶貴時光,也留下了深深的北大烙印。互雄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赴美求學,獲美國布朗大學博士學位。互雄不僅才學優異,而且品德高尚,曆來熱心集體,幫助他人不遺餘力。比如他創建和管理維護的物理77級網站,一直是同學間聯系的紐帶。2002年,當物理系77級同學畢業20周年來北大聚會時,就在這個講台上,大家一緻舉薦授予互雄和另外一位同學“7702傑出貢獻獎”,表達大家對他的由衷熱愛和感謝。
陳院士是我國著名的導彈專家,為科技發展和國家安全畢生奉獻。陳院士和夫人不僅為北大培育了一位優秀學子,更一直特别關心青年人才的成長,關心北大的發展。他們将兒子生前的積蓄都捐贈給北大,充滿着對互雄母校的關愛之情,充滿着對北大物理學科跻身世界一流的期待,更充滿着對互雄的學弟學妹們的厚愛和鼓勵。
北大物理學科已經走過了95個年頭,有過最初的艱難開創、有過西南聯大的硝煙與輝煌、有過解放後的蓬勃發展、也有過十年的曲折,更有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進步。北大物理是一個有着光榮曆史傳統的溫暖的大家庭。在2003年編寫的“北大物理九十年”書中,與互雄同學的名字在一起的,有西南聯大時期的李政道、楊振甯、朱光亞,鄧稼先、黃昆等傑出科學家,有建國以來的120多位院士,更有郭永懷、鄧稼先、陳芳允、朱光亞、周光召、于敏、彭桓武等“兩彈一星”元勳。現在的北大beat365,每年招收我國最好的物理生源,包括200位本科生和近200位研究生;這裡師資力量雄厚,包括中科院院士13人、長江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9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1人,“973”計劃項目和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5人,國家級名師獎獲得者2人,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3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這裡學科資源居全國物理學科之首,包括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地,8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2個一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9門國家級精品課程等;這裡的老師和同學以科教興國和創建一流大學為己任,崇尚學術,不務虛名、埋頭苦幹,不斷進步。2003年起,學院實施“多樣化、個性化”的培養模式和“模塊化、結構化”的課程體系,實行本科生全員導師制,深受學生歡迎并獲得國家獎勵。最近幾年,學院推動科研團隊(PI)體制建設,學術論文水平穩步提升,承擔國家重大任務的能力大幅度提高,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3項,教育部和北京市自然科學獎和科技進步獎12項。“陳互雄物理教育基金”的設立,為後輩學人的成長注入新的力量,更是陳敬熊先生和夫人以兒子的名義留給北大物理的寶貴的精神财富,必将鼓舞我們永遠追求科學、服務國家、造福人類。我們堅信,互雄學習和熱愛的這個地方,一定會成為世界著名的學術沃土、人才搖籃、物理聖殿。
最後,再次感謝陳敬熊院士與夫人常菊芳女士的慷慨捐贈,感謝遠道而來的曾經給予互雄多方面關愛和幫助的美國北加州校友會和北大基金會美國分會的朋友,感謝專程趕來參加此次活動的物理系77級系友。希望大家繼續關注、支持、參與北大物理的發展,在新時期共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