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萃英”研究生學術沙龍第四十一期成功舉辦
從天體到核子,從引力到核力
從科學到技術,從物理到生活
從idea到paper,從學習知識到創造理論……
12月10日18點30分,本學期“萃英”研究生學術沙龍“賀歲版”——科研方法和經驗交流會在物理大樓中212成功舉辦。本期活動中,來自天文學系、技術物理系、重離子所和理論所的李然、牛一斐、曹留烜和邵立晶四位同學分别結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和體會為大家做了精彩的報告,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學院各年級的五十餘位同學參加。
沙龍開始後,第一位主講人李然同學從曆史上幾位著名的天文學家出發,向大家介紹了天文學研究的對象及手段,他幽默的說法立刻把大家帶入了神秘的天文世界。随後,李然結合自己及身邊優秀研究生的學習經曆,和大家一同分享了研究生成長階段應該牢牢把握的幾點要求和自己的感想。

|

|
李然—天文學博士的研究感想 |
牛一斐—Good idea,good research |
來自孟傑教授小組的牛一斐同學則以“Good idea,good research”為題,首先介紹了她們小組嚴謹的學術态度、活躍的團隊氛圍和廣泛的國際合作,然後結合自己在原子核中矮共振方面的研究工作,詳細講述了如何讓一個好的想法不斷生長,直至得到出色的研究成果。
第三位主講人曹留烜同學以魯班造鋸等一系列科學轶事為切入點,為大家講述了人們在認識自然界的同時不斷從自然界汲取靈感和動力,進行發明創造的故事。最後,他還從電鳗魚放電這一神奇的生物現象,聯系到實驗模拟及應用,闡述了科學研究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深刻道理。

|

|
曹留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邵立晶—Make your paper shine |
“Make your paper shine”.最後,來自一年級的直博生邵立晶同學就自己發表文章的經曆,講述了撰寫文章、投稿等方面的技巧和注意事項,他那shining的PPT文稿和輕松幽默的講演将整個報告會推向了高潮。
由于四位主講人的精彩講演和熱心解答,整個沙龍氣氛輕松活躍,不時有同學打斷提問,和主講人深入交流。在熱烈的互動中,兩小時的報告會很快就結束了,陣陣掌聲和愉快的笑聲是對活動最好的反饋。
從本年度開始,作為beat365研究生會的品牌活動,萃英研究生學術沙龍在學院老師的指導和研究生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将不斷嘗試新的活動形式,旨在進一步“荟萃群英”,激勵beat365湧現一批活躍在科研前線的研究生精英,為全院研究生提供一個展示研究成果、交流研究心得、探讨研究方法和豐富課餘生活的廣闊平台。期待來年,我們的“萃英”更精彩!
本期沙龍主講人簡介:
李 然,天文系06級博士,做引力透鏡方面的研究工作,在MNRAS發表學術論文數篇。
牛一斐,技術物理系07級博士,研究方向為原子核結構理論,近兩年在Phys.Rev.Lett,Phys.Lett.B發表學術論文各一篇。
曹留烜,重離子所07級博士,研究方向為基于高分子膜的納米孔制備及應用。在Adv. Fun. Mate.等刊物發表了數篇論文,作為完成人申報專利一項(公示中)。
邵立晶,理論物理所10級博士,研究方向為粒子天體物理,宇宙學,強子結構,已在Phys. Lett. B等期刊發表了十餘篇學術論文。
beat365研究生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