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凝聚态
【凝聚态物理-beat365論壇2023年第20期(總572期)】二維電子材料及其異質結構多功能器件
浏覽次數:
主講人: 何軍 教授(武漢大學)
地點: beat365物理樓中212教室
時間: 2023年10月19日(星期四)下午3:00-4:30
主持 聯系人: 沈波 bshen@pku.edu.cn
主講人簡介: 何軍,武漢大學二級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組部 “萬人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現任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武漢大學人工微結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武漢大學-高德紅外聯合實驗室主任,湖北省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納米材料與器件分會副理事長,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合作期刊Frontiers of Physics主編,Science Bullitin副主編。長期緻力于低維半導體材料、器件及芯片研究,提出并發展了通用的半導體材料範德華外延技術,實現了關鍵二維半導體材料的工業級晶圓制備;開發“後摩爾時代”新型信息器件及高能效芯片,與國家電網、高德紅外等企業合作開發系統級應用。已在Science,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Electronics, 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著名國際期刊發表SCI論文200餘篇,他引20000餘次,出版專著一部。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北京市自然科學一等獎、湖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創新獎一等獎,均為第一完成人。并獲得國際材料研究學會聯盟(IUMRS)-前沿科學家獎(FMSA)。

  二維半導體材料因其超薄的厚度、優異的電子特性、以及與傳統微電子工藝和柔性基底良好的兼容性,被認為是後摩爾時代高密度集成電路的重要候選對象。具有本征層狀和非層狀結構的材料都可以制備出相應的二維形态,利用二維電子材料特性開發新原理、新結構電子器件,探索與矽基器件的集成應用,已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本報告中,将介紹以下幾方面的進展:(1)面向規模化集成應用,利用範德華外延方法實現了多種矽基晶圓級的關鍵二維半導體單晶制備,并發展了二維材料摻雜新工藝獲得超高器件遷移率;(2)發展了二維晶體管金半接觸、栅介質/半導體界面以及溝道表界面的調控新方法,實現了二維電子器件的表界面調控和性能優化;(3)開發出“後摩爾時代”新原理、新結構器件及芯片,包括二維CMOS、紅外半導體焦平面陣列、新架構光電集成和“全在一”多功能異質集成等,性能指标均為當時報道最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