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凝聚态
【凝聚态物理-beat365論壇2023年第19期(總571期)】集成铌酸锂光子學:從通信到精密測量
浏覽次數:
主講人: 李楊 副教授(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
地點: beat365物理樓中212教室
時間: 2023年10月12日(星期四)下午3:00-4:30
主持 聯系人: 馬仁敏 renminma@pku.edu.cn
主講人簡介: 李楊,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副教授,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電氣工程博士,哈佛大學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博士後。主要研究方向為集成铌酸锂光子學、集成超材料等。在Nature Photonics、Advanced Material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Nano Letters等高影響力期刊發表論文數篇,多次被選為封面故事,其中2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SCI單篇最高他引250餘次。作為項目負責人(PI)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作為共同項目負責人(Co-PI)主持了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SF)項目和三星公司研發項目,并參與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曾獲清華大學優秀班主任一等獎、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青年最佳論文提名獎、IEEE天線與傳播學會博士研究獎等榮譽。

  铌酸锂晶體因其在400nm-5μm波段具有低吸收損耗、高折射率、大電光系數、高化學和熱穩定性,被廣泛應用于光纖通信系統的電光調制器。近年來,絕緣體上薄膜铌酸锂及其脊波導的微納加工技術取得了巨大突破,從而實現了半波電壓長度積低至~1Vcm3dB帶寬超過100GHz的高性能集成電光調制器,以及重頻可調諧的集成铌酸锂電光頻梳。基于該電光頻梳的可高速調諧的重頻,我們實現了無模糊距離、精度可達百微米量級、刷新率可達兆赫茲量級的絕對距離測量系統。基于集成铌酸锂電光相位調制器,我們實現了16通道光學相控陣,并實現了在24o×8o視場内的二維掃描。為了實現高品質、低成本集成铌酸锂器件的量産,我們自主研發了基于濕法刻蝕的薄膜铌酸锂微納加工工藝,實現了固有品質因數超千萬的微環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