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凝聚态
【凝聚态物理-beat365論壇 2022年第26期(總548期)】半導體量子點發光顯示: 高清化,智能化,環保化
浏覽次數:
主講人: 曾海波 教授(南京理工大學)
地點: beat365物理樓中212報告廳
時間: 2022年11月17日(星期四) 下午3:00-4:30
主持 聯系人: 沈波 bshen@pku.edu.cn
主講人簡介:   曾海波,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美國光學會會士,南京理工大學材料學院院長,新型顯示材料與器件工信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長期從事半導體顯示發光與驅動材料及器件研究,聚焦新型顯示高清化、智能化、環保化的前沿及關鍵問題,發展了半導體量子點純色發光新體系、單分散合成新方法、全周期缺陷調控新思路、二維p型新材料及TFT,實現了超純發光量子點背光膜技術轉化應用,合作研制出量子點超高清電視。發表論文300餘篇,包括《自然.光子學》《自然.電子學》《自然.材料》等《自然》子刊15篇、《先進材料》30餘篇,ESI高被引論文50餘篇,獲《自然》等專題評論20餘次, SCI引用4萬餘次,單篇引用最高2000餘次,H因子105。主持國家基金委傑青及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等20餘項,獲中國照明學會金獎、安徽省科技獎一等獎、江蘇省高校科技獎一等獎。擔任中國儀表功能材料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理事,中國顆粒學會發光顆粒專委會主任,江蘇省顆粒學會、照明學會、材料學會副理事長,Nature集團《Advanced Materials and Devices》、《無機材料學報》副主編。

 

  量子點作為三維受限的量子尺度半導體,具有獨特的激發态與複合過程,是最為理想的“人工原子”發光材料,是超高分辨柔性顯示、健康照明、量子光源等未來技術的材料基礎之一。近年來,量子點發光材料與器件在國際上獲得蓬勃發展,但仍然存在諸多關鍵問題,比如:經典量子點的含镉毒性及專利壟斷問題、缺陷俘獲态及複合發光效率問題、電荷注入及電緻發光效率問題、離子遷移及穩定性問題。本報告将介紹課題組在新體系量子點方面的研究進展,包括鈣钛礦量子點超純三基色電緻發光的首次發現、室溫合成方法、Pe-QLED器件缺陷鈍化及再生抑制策略、基于單層半導體的白光LED的提出、可見光通訊、空間輻射探測及能量轉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