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電緻發光材料及器件方面取得新成果
最近,“介觀光學和飛秒光物理”創新研究群體肖立新教授及龔旗煌教授等與合作者通過設計一系列新型電子傳輸材料并應用于有機電緻發光器件并獲得很好性能,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雜志上(Adv.
Funct. Mater. 2013, 23, 1323–1330)。
薄膜有機電緻發光二極管(OLED)已經開始實用化,但是有些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解決。從OLED材料來看,p型材料(傳導空穴)傳導速率遠遠高于n型材料(傳導電子)的傳導速率,前者是後者的大約1000倍左右。一直以來電子傳輸性能不足是限制OLED效率的重要因素,開發電子傳輸材料極為重要。
如何改善有機材料的電子傳輸性能以及開發高效電子傳輸材料一直是群體研究的重要内容。對于電子傳輸材料,除了希望其能夠獲得高的器件效率以外,其熱穩定性也是一項很重要的性質,因為穩定性會影響其器件的使用壽命。在此基礎上這裡他們合成了熱穩定性很高的二氮雜萘系列衍生物,它們不僅具有高效的電子傳輸能力,并且有非常好的激子阻擋能力,從而得到了高效的綠色磷光OLED,顯示它們作為綠色磷光器件的電子傳輸材料有着良好的應用前景。器件結構如圖1所示。
|
圖1.高效高穩定性電子傳輸材料及其器件結構示意圖。
|
工作得到國家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及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經費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