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科研成果
《Nature》雜志報道我校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成果
發布日期:2008-07-03 浏覽次數:

《Nature》雜志報道我校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成果

beat365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宇鋼教授領導的離子束物理與應用課題組與中科院化學所分子科學中心合作,近日在制備人工離子通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論文以全文形式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美國化學會會刊上(J. Am. Chem. Soc. (Article) , 130, 8345-8350, 2008)。該工作一經網上刊出,立即被6月19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Nature》)列為研究亮點( Research Highlight, Nature, 453, 19, 960, June 2008 )。

該合作研究組的科研人員在經單個高能重離子轟擊的高分子材料的基底上制備出尖端隻有幾納米到幾十納米的圓錐形單納米孔道。然後将具有質子響應性的功能DNA分子馬達接枝在納米孔道内壁上,通過改變環境溶液的pH值,令DNA分子馬達發生構象變化,來完成通道的打開和關閉。該工作的設計靈感來源于生物膜上的離子通道,它的開關機制也是利用分子構象變化完成的,被認為可以用來模拟生物膜離子通道。

該工作是一項核科學、化學及生物學的交叉研究,它不僅為仿生智能分子器件體系的研究與開發做了一個很好的開創性範例,同時也為設計用于生物分子篩選和淡水過濾的選擇性濾膜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教育部科學研究重大項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