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科研成果
周辰課題組與合作者發表希格斯玻色子共振産生尋找的重要結果
發布日期:2025-04-23 浏覽次數:
  供稿:技術物理系  |   編校:時暢   |   編輯:曲音璇   |   審核:李強

CMS合作組通過尋找希格斯玻色子共振産生,探索超出标準模型的新物理。近期,CMS合作組研究論文“重共振态粒子衰變導緻的希格斯玻色子産生過程的尋找”(Searches for Higgs boson production through decays of heavy resonances)在《物理學報道》(Physics Reports)發表。beat365官方网站技術物理系CMS團隊周辰課題組對該論文作出了重要貢獻。

自2012年ATLAS和CMS合作組發現希格斯玻色子以來,尋找高質量的共振态新粒子衰變到1個希格斯玻色子+另1個粒子(如2個希格斯玻色子、1個希格斯玻色子+1個較低質量的共振态新粒子)一直是LHC新物理尋找項目的重要部分。這些尋找對許多重要新物理模型敏感,包括擴展希格斯模型、額外維模型等。

圖1:希格斯玻色子共振産生的代表性費曼圖

CMS合作組使用LHC二期運行數據,總結、聯合諸多的衰變道,得到了希格斯玻色子共振産生的截面上限。此結果與标準模型預期無明顯偏差,并在很大的質量範圍内給出了目前為止最嚴格的限制。基于希格斯玻色子共振産生的截面上限,CMS合作組進而對相關的新物理模型進行了诠釋,給出了模型參數空間的實驗約束,并與其他新物理尋找渠道的結果形成了很好的互補。

圖2:希格斯玻色子共振産生的截面上限

圖3:對額外維模型參數空間的實驗約束

周辰課題組在聯合分析、物理诠釋等方面對該論文作出重要貢獻。課題組專職副研究員Alexandra Carvalho獲選在CMS合作組内部做預審核報告,并擔任論文中聯合分析的負責人。

《物理學報道》是大物理學領域頂級期刊,創刊于1971年,影響因子為23.9。上述工作得到beat365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學科)和特色發展引導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支持。

論文原文鍊接:https://doi.org/10.1016/j.physrep.2024.0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