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q20/info/1022/

北京論壇(2021)“科學照亮世界”分論壇成功舉辦

發布日期:2021-11-07 浏覽量:

2021年11月6日,由北京論壇、beat365官方网站主辦,北京現代物理研究中心、北京物理學會承辦的北京論壇(2021)“科學照亮世界”分論壇在beat365物理西樓思源多功能廳成功舉辦。

beat365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協-beat365科學文化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韓啟德院士,beat365官方网站學術委員會主任歐陽颀院士,beat365黨委書記楊金波教授,副院長彭良友教授、徐莉梅教授、顔學慶教授、孟智勇教授,黨委副書記李焱教授、穆良柱副教授等出席論壇。論壇由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北京物理學會理事長高原甯院士主持。

韓啟德在開場緻詞中指出,科學是凝聚人類思想共識的語言,是引領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力;科學家以發現新知、探究真理為使命,有責任通過開放與共享傳播科學精神,促進年輕人的科學志趣,提升公衆的科學素養。他提出,如何融彙人類智慧,探求科學解決之道,如何集聚人類力量,構建開放創新生态,完善全球治理重任,推動世界共建型和平與增益型發展,是全人類共同的時代課題。


随後,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王贻芳院士,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研究與計算主管副主任Pippa Wells博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學術副所長邵峰院士,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俞大鵬院士,複旦大學芯片與系統前沿技術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劉明院士相繼發表了主旨演講。

王贻芳以“高能物理國際合作——經驗、成果及未來”為題,回溯了李政道先生倡導并促成的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對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北京譜儀實驗、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等起到的極為關鍵的作用;分析并展望了新形勢下如何對開展國際合作的目标和策略做出相應調整,如何發起并領導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國際科學中心,以及如何在實質性國際合作與競争中成為領跑者。

Pippa Wells以“粒子物理研究對人類社會的貢獻”(Particle Physics in Society)為題,在線講述了CERN自誕生之日起就在探索物質最深處的同時,被賦予開展國際合作、制造先進技術、組織教育培訓的使命;重點介紹了以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為代表的大科學裝置直接催生網格計算、強子放射治療等新概念和新技術,并被迅速推廣至信息、醫療、能源等領域,産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

邵峰以“細胞焦亡和腫瘤免疫”為題,揭示了細胞焦亡是一種誘導強烈炎症反應的細胞死亡方式,打孔蛋白(Gasdermin家族蛋白)是細胞焦亡的執行分子;回顧了他帶領實驗室近年來圍繞細胞焦亡與腫瘤免疫相關機制做出一系列領先的原創性科學發現,原創性科學發現,描述了利用細胞焦亡與先天免疫調控的分子開關技術平台開發炎症和腫瘤領域全新機制的原創性藥物,惠及全球患者。

俞大鵬以“曆史大變局之下的科技創新之路——量子行動在深圳”為題,在線回顧了量子理論使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從宏觀深入到微觀,量子科技不斷取得革命性發展,直言我國已具備全面介入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基礎和能力,卻面臨内憂外患之困;系統介紹了他帶領深圳團隊瞄準“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難題集智攻關,助力我國搶占科技競争和産業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劉明以“智能時代的信息科學與技術”為題,從信息科技的戰略地位、發展趨勢、發展現狀三方面闡述了我國在全球信息技術由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發展的背景下,亟需加強基礎研究創新策源和走向應用,突破關鍵元器件、核心芯片、基礎軟件受制于人的局面,持續增強通信網絡、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的領先優勢,有力支撐信息技術和産業跨越式發展。

在深度對話環節,邵峰、俞大鵬、劉明、高原甯和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歐洲同步輻射裝置加速器與輻射源部門主任秦慶就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類、量子計算能否觸手可及、芯片堆疊技術的發展前景、同步輻射光源用于新冠病毒研究等話題,分享了各自的精彩觀點和最新研究成果,也回答了現場師生的熱情提問。他們不約而同地勉勵青年學子熱愛科學,專注研究,學會在前沿探索和技術攻堅中提升志趣,堅定理想。

在這樣一個被科學照亮的雪夜,每一個青春夢被執着的好奇心所點燃。伴着如約而至的京城初雪,北京論壇(2021)“科學照亮世界”分論壇圓滿落幕。

本場活動由蔻享學術平台、高能論壇同步直播。

北京論壇簡介:

北京論壇創辦于2004年,是經中國教育部批準,在北京市政府的指導與支持下,由beat365、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和崔鐘賢學術院聯合主辦的國際性學術論壇。以“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總主題,以北京雄厚的文化底蘊為依托,介紹和發表世界高水平的學術成果,緻力于促進世界學術發展和社會進步,為人類的發展做出貢獻。

北京論壇(2021)的主題為“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迎接新挑戰:同一個世界,共同的命運”,設立九個分論壇,旨在從曆史中汲取奮進的力量,從交流中促進廣泛的國際合作,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


文字來源:“科學照亮世界”組織委員會

圖片來源:經典瞬間

媒體支持:beat365融媒體中心、beat365圖書館協同服務中心、蔻享學術平台、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新媒體平台、《中國科學報》、搜狐教育等

衷心感謝服務“科學照亮世界”分論壇的志願者同學鄧妙怡、王震、許睿、王嘉璐、陳正昊、伍彥西、魏亞靜、劉清元、鐘俊甯、沈志宏、潘宇、蔡孟初、張開元和首佳物業的常豔陽、齊勝華、焦蔔蘭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