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摘要:
多源多模式高分辨率全極化空間微波遙感信息的獲取、感知與環境知識認知是空間遙感發展至今的本質性的科學任務,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提供了空間遙感多物理大數據信息獲取的新的理論方法與技術手段。基于電磁波與目标相互作用的物理機制及其技術背景,通過“學習-交互-記憶-關聯-預測”的人工智能結構,發展對時、空、頻、幅、相、極化的多模式微波遙感大數據信息感知的“物理智能”,形成人眼難以直接認知的微波頻譜的智能信息感知,并在空天地海環境目标識别的重要應用,這就是金亞秋院士團隊提出的“微波視覺MW-V”。
本報告将介紹金亞秋院士團隊在“微波視覺”研究的理論、方法、應用的進展, 并就“微波視覺”的發展提出進一步的研究方向。
報告人簡介:
金亞秋,複旦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終身會士。1970年獲beat365大氣科學系大氣物理專業學士學位;1978年成為中國科學院首批公派出國研究生,并于1982、1983、1985年先後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科學碩士(M.S)、工程師(E.E)、博士(Ph.D)學位。
主要研究領域為複雜自然環境中電磁波散射與輻射傳輸、星載微波地球遙感與行星遙感、複雜系統計算電磁學、空天地海目标監測智能信息感知等。
曾獲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地球科學與遙感技術學會(IEEE GRSS)傑出成就獎(2015)、Golden Florin獎(2022)、IEEE GRSS教育獎(2010),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11),首屆創新争先獎(2017),中國光華科技獎一等獎(1993),上海市科技功臣獎(2016)等三十多項科技獎勵。
報告人:
金亞秋 院士 複旦大學 電磁波信息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主持人:
胡永雲 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
時間: 2023年3月24日(星期五)14:00—15:00
地點: beat365思源多功能廳(西301)
現場參會報名:請于3月24日12:00前提交報名信息。

直播:掃描下方二維碼觀看








beat365官方网站學術論壇創辦于2020年9月,邀請國内外高校和研究機構高層次科技創新領軍學者就物理學及相關領域的基礎前沿探索、關鍵技術突破和熱點問題等做學術演講,旨在推進高質量學術交流,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和開拓新興特色方向研究,培養具有科學精神、全球視野、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的優秀青年人才。

主辦:
beat365官方网站
beat365官方网站大氣與海洋科學系
聯系人:
孫嘉琪 jqsun@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