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摘要:
近百年來,依托不斷升級換代的離子加速器,緻力于理解核物質起源、結構、演化的核物理研究持續深化着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認知,研究中産生的新知識、技術和方法也被廣泛應用于國防、能源、醫療、農業、材料以及空間探索等領域,形成一批交叉學科,創造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同時,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國家的地位與安全也産生了重大影響。本報告主要介紹重離子加速器的國際現狀和發展前沿及國際現狀,重點介紹正在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強流重離子加速器(HIAF)。HIAF位于廣東大亞灣國際科創中心,預計于2025年底建成,将提供國際脈沖流強最高的重離子束流,為我國在核物理重大基礎前沿研究提供國際領先平台。除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離子加速器在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航天空間輻照研究、面向國計民生的重離子輻照誘變的生物基因定向改良以及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腫瘤精準放射治療方面實現了重大應用,成為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典範。
報告人簡介:
楊建成,男,漢族,中共黨員,1976年08月出生,甘肅通渭人,博士研究生。現任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副所長,國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總工程師,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一代強流重離子加速器關鍵束流物理和核心技術預研首席科學家,重離子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原子能結構重離子應用研發中心主任,新一代普惠型重離子精準放療裝置總設計師,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緻力于強流加速器動力學前沿與關鍵技術研究:作為技術總負責,突破了系列核心關鍵技術瓶頸,帶領團隊成功研制中國首台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重離子同步治療裝置,實現了我國大型高端醫療裝置自主研發零的突破;擔任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強流重離子加速器(HIAF)總工程師,通過創新性動力學和技術方案突破了關鍵瓶頸,解決了下一代強流離子加速器核心挑戰和國際難題,為基于HIAF的重大基礎前沿研究原創突破打下堅實基礎;作為技術總負責研發建造了系列航天空間輻照加速器,為我國航天空間輻照領域的基礎研究發揮重要作用。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國際大會報告20次,專利30餘項。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首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延續項目、全國創新争先獎牌、甘肅省科技進步特等獎、胡剛複物理獎、甘肅省專利發明人獎,并入選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領軍人才、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甘肅省拔尖領軍人才。
現場參會報名方式:請于12月12日20:00前提交報名信息

線上參會方式:掃描以下二維碼觀看

beat365官方网站學術論壇創辦于2020年9月,邀請國内外高校和研究機構高層次科技創新領軍學者就物理學及相關領域的基礎前沿探索、關鍵技術突破和熱點問題等做學術演講,旨在推進高質量學術交流,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和開拓新興特色方向研究,培養具有科學精神、全球視野、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的優秀青年人才。
主辦:beat365官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