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師,師兄,師姐們,
大家好!
首先請允許我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李志遠,beat36505級本科生,也是77校友獎助金的獲助對象之一。我喜歡生物物理,畢業後将到UCSF攻讀博士學位。今天,能夠在這裡向各位前輩報告,我感到特别的榮幸——因為從邁入物院的第一天起,我們就聽着你們的一些傳奇,在它們的感召下追尋自己的夢想;這四年,對我們,有成功有失敗,有開心有悲傷;累積着太多事件和情感,“北大物院人”這五個字,值得用一輩子珍藏。
按要求,我的發言應當向大家介紹一下現在物院本科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一句話——挺好的。雖然永遠都會有很多抱怨——位置太遠,成績正态,實驗報告啊寫不完——但,口是心非的牢騷也正是大學生的普遍特征之一呵。事實上,我和我周圍的很多同學們都慶幸:北大beat365,是多麼一個正确的選擇。
對我來說,物院最誘人的是那選擇的自由,和在你做出選擇後提供的全力支持。對每個同學,無論專注學術道路,還是開拓其它的精彩,隻要努力,都沒有問題。比如說學術。中華第一系嘛,總是少不了立志投身物理破解自然終極密碼的同學。這樣的理想主義和理想主義者,在物院是被老師們欣賞和被同學們尊敬的。比如本科生們成群結隊地去選研究生的從高量到相對論的課,比如固體課上找出課本上最多錯誤的同學甚至可以免考。更特别的是,本科生科研。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進入學術領域的機會:大二下,學有餘力的同學就可以申請進入自己感興趣的科研組,真刀真槍地做研究。這個過程可能沒有很絢爛的成果,但同學們可以盡早了解自己是不是真正适合科研,學會如何在問題的驅動下學習和尋找答案,而不是在隻為了分數而讀書的繁重課業中抹掉自己的好奇和鋒芒。适合研究的同學在這個領域如魚得水,我們年級就有好幾位牛人大三就發了PRL的文章;而也許更适合做别的事情的同學也有很多另外的選擇:比如物院現在的三套培養方案和北大的雙學位,或到外院系做科研和做畢業設計。我們年級今年申請出國,就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學申請到了EE到金融其它的領域的很好的offer。我記得有位物院老師給我們班做講座時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什麼都重要。而物院,允許并鼓勵你做出自己的選擇。
除了傳授給我們的知識,那些物院植入我們心中的溫暖的密碼,更讓我們留戀不舍。我們年級的同學正在自己設計一個畢業衫,上面的圖案是一個大大的沙漏,“四大力學”,“2112”,“西門雞翅”……一個個承載着我們共同記憶,也許隻有我們這一代北大物院人能明白的關鍵詞,在時間的沙漏中流淌下去,從藍移變成紅移。我很好奇,各屆前輩們,你們的密碼是什麼?那些在某個年代承載了你們共同經曆,隻有你們能懂的詞語,無論天涯海角時間流逝,隻要相遇,報出那些詞彙,就可以會心一笑——自己人。是的,物院常給人的,就是這樣家一般的共同體的感覺。也許課堂裡具體的内容我們已淡忘,但我們忘不了老師們侃侃而談的笑話,忘不了對老師們“田叔叔”、“王姐姐”、“川哥”的親切稱呼,更忘不了在最開始迷茫時,指導老師們怎麼認真幫我們規劃選課和科研的計劃。對我,其實還有一個特别的感觸,來自77級的前輩們。我大二時,家人突然罹患重病,家庭經濟陷入窘境。惶然無措的我甚至萌發休學的念頭,而班主任老師耐心地安慰我,而且很快告訴我,我将獲得77級校友的獎助金。這5000元的獎助金不僅使我擺脫了當時的困境,更是溫馨的支持,鼓勵我堅持下來,不背棄自己的夢想。所以,在這裡,我想衷心地對那些熱心的前輩們說一聲:謝謝!我不會令你們失望。雖然時光阻隔,雖然我們可能并不相識,但“北大物院人”這幾個字會是我們心裡永遠的共同密碼。在愛裡成長,再把愛傳揚,請相信我們的愛會和你一樣。
最後,在即将離開這個校園的日子裡,我想說:我會以你們為榜樣,在新的起點全力追尋我的理想;同時,無論身在何方何地,物院将會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一片記憶,永遠珍藏。
祝願各位前輩身體健康,事業日上,家庭和美。
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
200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