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8日至20日,中國物理學會 2023秋季學術會議在甯夏大學舉行。18日上午的開幕式上舉行了2022—2023年度物理獎頒獎儀式,10位物理學家分别被授予謝希德物理獎(女物理工作者)、薩本棟應用物理獎、周培源物理獎、黃昆物理獎(固體物理和半導體物理)、蔡詩東等離子體物理獎等5項獎勵,其中4位為beat365官方网站教師和院友。
beat365官方网站現代光學研究所、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納光電子前沿中心朱瑞研究員獲薩本棟應用物理獎,beat365官方网站量子材料科學中心劉雄軍教授獲周培源物理獎,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萬寶年研究員(beat365客座講席教授)獲蔡詩東等離子體物理獎,香港大學物理系姚望教授(beat365官方网站2001屆本科院友)獲黃昆物理獎(固體物理和半導體物理)。

朱瑞研究員長期從事光電材料與器件物理研究,在鈣钛礦太陽能電池器件制備、物理機制認知和應用拓展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發展一系列創新調控方法,創造了反式結構鈣钛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發展多種先進表征診斷技術,闡明鈣钛礦太陽能電池器件中的物理規律和調控機制;率先提出鈣钛礦太陽能電池技術在臨近空間飛行器應用的創新思路,将電池帶入距地35千米的臨近空間開展應用探索,填補了我國在該方向上的空白。

劉雄軍教授從事超冷原子和凝聚态物理研究,在冷原子中首次提出自旋霍爾效應模型;與合作者首次人工合成超冷原子的二維狄拉克型和三維外爾型自旋軌道耦合,實現量子反常霍爾态和外爾半金屬的基礎模型;在量子模拟方面提出系統化的拓撲物态實現、調控和探測方案,廣泛推動了實驗研究;證明時間反演對稱拓撲超導中的馬約拉納零模滿足非阿貝爾統計,進而提出對稱保護非阿貝爾統計的基本概念,并建立相關理論。

萬寶年研究員帶領團隊依托我國EAST超導托卡馬克裝置,在長脈沖高約束先進運行模式研究中取得一系列創新性成果。發現了改善高約束和維持穩态運行的新機理和新方法,尤其是解決了高約束模式下非感應電流驅動、緩解邊界局域模且不降低約束性能等難題,實驗獲得了接近聚變堆物理條件的完全非感應高約束長脈沖等離子體,被國内外同行認為給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穩态運行提供了可選的參考方案。

姚望教授近年來的研究聚焦于原子厚度二維材料及其轉角堆疊結構中的量子自由度。他與合作者首先提出了谷光學選擇定則、谷霍爾效應、谷磁矩等概念,為基于能谷自由度的光電信息處理奠定了理論基礎,在二維過渡金屬二硫化物中給出了具體預言,并同實驗組合作首次實現了若幹谷光電調控,引領了"谷光電子學"這一新興領域的發展,首先提出了轉角二維半導體中的莫爾激子概念。
文章來源:北大物理人微信公衆号
信息來源:中國物理學會官網
供稿:科研交流辦公室
編輯:時暢
審核:顔學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