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量子材料
高壓下富氫化合物高溫超導體
浏覽次數:
主講人: 馬琰銘
地點: 騰訊會議ID:170 393 964
時間: 2021年3月10日 (周三)下午3:00
主持 聯系人: 王恩哥 <egwang@pku.edu.cn>
主講人簡介: 馬琰銘,吉林大學beat365院長。長期從事高壓物理研究工作:發現了鈉在高壓下從金屬轉變為絕緣體的“反Wilson轉變”,獲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創建了以CALYPSO命名的晶體結構計算方法和軟件,被70個國家的3,000餘位學者簽訂版權使用,獲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曾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長江學者等榮譽,以及國際高壓科學與技術協會“Jamieson獎”和意大利理論物理中心“Walter Kohn”獎。2017-2020連續4年入選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高被引學者榜單。任吉林省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物理學會凝聚态理論與統計物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核學會計算物理理事會副理事長。

摘要:

近年來, 高壓強極端條件下的富氫化合物成為高溫超導體研究的熱點目标材料體系。該領域目前取得了兩個标志性進展, 先後發現了共價型 H3S 富氫超導體 (Tc = 200 K) 和以 LaH10(Tc = 260 K, –13 °C), YH6, YH9等為代表的一類氫籠合物結構的離子型富氫超導體, 先後刷新了超導溫度的新紀錄。這些研究工作燃發了人們在高壓下富氫化合物中發現室溫超導體的希望。本報告以我課題組的理論工作為基礎,介紹高壓下富氫高溫超導體的相關研究進展和未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