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大氣海洋
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觀測研究新進展
浏覽次數:
主講人: 李非栗 廈門大學
地點: 物理大樓北樓547室 (騰訊會議ID: 606 8465 6244)
時間: 2021年6月9日(周三)15:00—16:00
主持 聯系人: 趙春生 zcs@pku.edu.cn
主講人簡介: 李非栗,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物理海洋學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是大中尺度海洋環流及氣候效應。2014年畢業于University of Delaware獲得物理海洋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在Duke University進行博士後訓練,随後在Duke University和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作為研究員主攻AMOC觀測和研究,于2021年加入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目前是國際OSNAP觀測項目首席科學家之一,基于觀測資料對AMOC的時空結構、變異特性、及其在中高緯度熱量與淡水交換中的作用開展系統性研究。

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能夠影響經向跨海盆熱量和淡水輸送,被認為是地球氣候系統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古氣候研究更是顯示AMOC減弱或者停止會導緻北半球大範圍的劇烈降溫。因此,研究AMOC屬性特征和變化特性對于理解現代及未來全球氣候變化都具有重要意義。然而跨大西洋的觀測十分具有挑戰性,所以目前AMOC研究主要以模式模拟為主。針對于此,國際北大西洋副極地AMOC觀測計劃(OSNAP)于2014年開始實施,在加拿大經格陵蘭島東至蘇格蘭的海域布設全水深潛标觀測系統,結合水下無人機、剖面浮标等觀測,首次提供連續的AMOC流量及熱量、鹽度輸送估計。該報告将讨論OSNAP觀測和相關研究,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一些關于現代AMOC的新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