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大氣海洋
怎樣制作天氣和氣候預報?
浏覽次數:
主講人: 錢維宏 教授
地點: 物理大樓北樓547室 (騰訊會議ID: 524 8572 3517)
時間: 2020年12月30日,周三,15:00—16:00
主持 聯系人: 孟智勇 教授
主講人簡介: 錢維宏,beat365官方网站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教授。1982年獲得南 京氣象學院學士學位,1982-1991年先後在江蘇縣、市、省三級氣象部門從事天 氣預報和業餘科研,1990年獲塗長望獎。1994年獲得蘭州大學博士學位,199496年在beat365地球物理系做博士後,1996年以副教授入職beat365地球物理系, 2000年任教授。主要從事季風、極端天氣、氣候異常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全球大 氣變量分解為瞬變氣候和瞬時擾動的思路與方法,發表論文近百篇,出版教材及 專著9本,獲專利2項。

我們的祖先兩千年前提出并長期使用的24節氣和72候表達的是一地确定太 陽高度角輻射與下墊面動力與熱力達到平衡時的年循環氣候态。效仿先人的做法, 我們可以發展年365天×日24小時=8760個時次的年循環瞬變氣候态。它是一個确 定性存在的大氣參考态,是要認識的,不需要預報。半球瞬變氣候态中包含經向 垂直剖面上的四圈環流、緯向垂直剖面中的Walker環流和沿緯帶的波狀環流。于 是:天氣預報=瞬變氣候态+瞬時擾動;氣候預報=瞬變氣候态+持續性瞬時擾動。 優于傳統天氣圖,擾動天氣圖中的瞬時擾動變量空間結構可以用于對極端天氣的 定型、定位、定強和定時。擾動方程組模式的預報産品中可以避免原始方程組模 式中出現的氣候漂移和對氣候場數值積分而出現的虛假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