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大氣海洋
強對流天氣系統的閃電特征及其在數值模式中的同化方法研究
浏覽次數:
主講人: 郄秀書
地點: beat365北547室(騰訊會議ID 524 8572 3517)
時間: 2020年12月2日,15:00—16:00
主持 聯系人: 孟智勇 教授
主講人簡介: 郄秀書博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國際大氣電學委員會主席。主要從事大氣電學和閃電物理學研究,在閃電物理機制、 青藏高原雷暴雲電荷結構、閃電資料同化等方面取得了系統性創新成果。出版著作2部, 發表論文26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50餘篇,獲國家專利授權10多項。曾任國家“863” 計劃專家、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先後獲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十大女傑” , 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等榮譽稱号和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作為第一完成人獲省部級科技獎勵一、二等獎3項。目前擔任《Atmospheric Research》,《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和《大氣科學》等國内外學術刊物副主編以及多 個刊物編委。

強對流天氣過程是暖季主要的氣象緻災因子,在高分辨率數值模式中有效同化多源觀測資料,可以有效提高強對流天氣的臨近預報效果。閃電是強對流天氣系統中産生的強烈放電現象,與對流系統内的垂直上升運動和冷雲過程密切相關。近年來閃電探測 技術不斷進步,目前已經可以獲得較高時空分辨率的閃電定位資料,如何發揮閃電資料 在數值模式中的應用潛力成為臨近預報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本報告将介紹近年來課題 組在閃電全閃(雲閃和地閃)三維定位技術方面的進展,以及基于閃電資料對強對流天 氣系統的閃電特征以及閃電資料同化方法方面的研究進展,并闡述閃電資料同化和天氣 雷達資料同化相結合,在改進雲内動力-微物理特征和降水預報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