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技術物理
近期原子核殼模型研究進展
浏覽次數:
主講人: 袁岑溪 副教授 中山大學
地點: beat365加速器樓402會議室
時間: 2019年12月12日(周四)上午9 : 30 - 11:00

摘要(Abstract):

随着大型加速器能力的提高,人們研究了越來越多的遠離穩定線的極端豐中子和豐質子原子核性質。但相比于在反應堆運行中和在中子星合并與超新星爆發中産生的大量原子核,目前實驗條件下能觀測和測量的仍是少數,大量核數據仍需借助理論工具研究。原子核殼模型是理論研究這些原子核性質的重要工具。本報告将回顧近期從輕核到重核的殼模型研究,并初步探讨基于同一有效核力對中重核區的統一描述。另外,也将介紹在核能領域的一些研究工作,如事故容錯燃料的中子學研究等。


個人簡介(Biography):

袁岑溪,中山大學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分别于2006年和2012年獲beat365理學學士和博士,博士導師為許甫榮教授。博士期間曾赴東京大學Otsuka教授研究組學習。博士畢業後在中山大學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工作,曆任講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核物理與反應堆物理,共發表SCI收錄論文近40篇,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19年獲中國核物理學會“胡濟民教育科學獎”、2017年入選廣東省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2015年入選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15年獲中國核學會青年優秀科技論文獎。


聯系人:許甫榮(frxu@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