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光學
基于稀土離子的可集成量子存儲器
浏覽次數:
主講人: 周宗權 教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地點: 物理樓中樓215
時間: 2023年4月18日 (星期二) 14:00-15:00
主持 聯系人: 王劍威(62767290)
主講人簡介: 周宗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beat365特任教授,曾獲得饒毓泰基礎光學獎(2019年)以及第一屆中國科學院青年五四獎章(2022年)。周宗權基于稀土離子摻雜晶體開展固态量子存儲及量子中繼的實驗研究,代表性成果包括:提出原創量子存儲方案“無噪聲光子回波(NLPE)”,實現基于吸收型量子存儲的多模式量子中繼,并把相幹光的存儲時間提升至1小時,大幅刷新2013年德國團隊所創造的光存儲1分鐘的世界紀錄。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Nature 1篇(封面故事),Nature Communications 4 篇,Phys. Rev. Lett. 6篇等研究論文,在量子存儲及量子中繼領域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8項、美國專利3項及英國專利1項。研究成果“稀土離子實現多模式量子中繼及1小時光存儲”入選兩院院士評選的2021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研究成果“基于稀土離子的固态量子存儲”入選教育部評選的2021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量子不可克隆定律賦予了量子通信基于物理學原理的安全性。然而,這一定律也決定了光子傳輸損耗不能使用經典的中繼放大器來克服,使得遠程量子通信成為當今量子信息科學的核心難題之一。量子中繼和可移動量子存儲是克服信道損耗并實現遠程量子通信的兩種可行方案,其共性需求是高性能的量子存儲器。本團隊長期從事基于稀土離子摻雜晶體的固态量子存儲實驗研究,并基于飛秒激光直寫技術實現了可集成量子存儲器的制備。本報告将介紹本團隊在可集成量子存儲器方面取得的主要進展,包括面向量子中繼應用的通訊波段可集成量子存儲,面向可移動量子存儲應用的可集成量子存儲,以及基于NLPE量子存儲方案實現的自旋波可集成量子存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