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光學
功能材料功能性起源
浏覽次數:
主講人: 谷林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地點: 物理樓中樓212教室
時間: 2020年9月30日 (星期三) 15:10-18:00
主持 聯系人: 胡小永 (Tel: 62768705)
主講人簡介: 谷林,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從事電子顯微學方法研究近20年。2002年清華大學本科畢業,啟蒙于我國電子顯微學專家朱靜院士。2005年獲得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博士學位。之後先後在德國馬普金屬所以及日本東北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近年來在功能材料原子尺度結構與電子結構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發表論文600餘篇,其中包括Science及Nature正刊13篇,子刊 60餘篇,他引 36000餘次,H因子>100。獲得國際電子顯微學聯合會青年科學家獎(2006) ;國際锂電池學會青年科學家獎(2012);中國科學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2013);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2013);中國晶體學會青年科技獎(2018),入選科睿唯安材料科學領域(2018-2019)和化學領域(2019)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20)。

功能材料功能性起源于由向量内積過程所描述的局域對稱性以及由向量外積過程所描述的場。皮米尺度下單電子過程中對局域對稱性的精确表征需求極大地促進了球差校正電子顯微方法的發展。自此破解固體能帶論的基本假設:周期性勢場、單電子近似、絕熱近似也似乎看到了曙光。本次報告将從球差校正電子顯微方法入手,讨論内積過程中對稱性破缺下功能材料的精細結構與新奇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