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摘要:2018 年諾貝爾物理獎的一半獎金授予了Mourou 和Strickland,以表彰他們發明的啁啾脈沖放大技術。這一技術使激光強度提升6個數量級,并直接打開了超快激光物理研究的大門,使得人們在飛秒(10-15 秒)甚至阿秒(10-18 秒)時間尺度觀測原子分子的超快動力學過程成為可能,為拍攝單分子電影、控制化學鍵的合成和斷裂、理解微觀世界的物理規律奠定了基礎。在本報告中,我利用數值模拟含時薛定谔方程的方法,研究氫氣分子在超短強激光脈沖作用下的解離過程,揭示分子内電子-電子、電子-原子核在飛秒甚至阿秒時間尺度的關聯機制,從時間維度理解分子化學鍵的斷裂,并利用超短激光脈沖控制分子解離過程中電子在不同原子核上的分布,從而實現化學反應的相幹控制。
報告人簡介:何峰,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2000年本科畢業于北京師範大學,2005年在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獲得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先後在德國馬普複雜物理系統研究所、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2010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學。現主要從事超短激光脈沖和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理論和數值模拟研究,在阿秒時間尺度揭示原子分子内超快動力學機制。提出了多個控制分子化學反應的理論方案,并被實驗驗證。發表論文100餘篇,先後獲得上海市浦江人才、基金委優青、上海市曙光學者等人才計劃項目。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19年獲得國家基金委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