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光學
矽基-硫基光電子技術及其應用
浏覽次數:
主講人: 林宏焘 研究員,浙江大學
地點: 物理樓中樓212
時間: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15:10-18:00
主持 聯系人: 胡小永(電話:62768705)
主講人簡介: 林宏焘,博士,浙江大學電子工程系副系主任,國家高層次人才青年項目獲得者和浙江省特聘專家。林宏焘研究員2010年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畢業,此後于2015年在美國特拉華大學獲得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2015年到2018年期間,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材料系進行博士後研究。他在一些高影響力期刊上已發表超過90餘篇論文,其中包括Nature Photonics,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Optica, Nature Communication等刊物。他的課題組正緻力于研究硫基光電子及矽基異質光子集成技術的研究。截止2024年06月,他的工作已被引用超過6,200 餘次,H指數高達39。成果入選美國光學學會旗期刊OPN所評 “Optics in 2018”,“2023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應用研究類)等。Frontier of Optoelectronics及《紅外與激光工程》青年編委會成員。

集成光電子技術在商業應用已經取得重大進展,但是現有技術都在不斷逼近理論極限,如何引入新材料實現新型片上光場調控從而産生颠覆性的突破,将是滿足未來光計算、光通信、光感知等應用需求的關鍵。硫基材料,又稱硫系玻璃材料,主要指的是含有硫、硒、碲等硫族元素的化合物,不僅具有非常優異的非線性光學特性以及極佳的微納加工特性,并且能夠集成在現有矽基、III-V光電子平台并通過同新型納米光電材料實現功能拓展。二維材料,由于其獨特的少層甚至單層原子結構,具有包括發光、光調控、光探測等各種優異的光電特性,非常适合下一代高性能光電子器件的研發。在這個報告中,我們将着重介紹當前研究中如何利用這些新材料的特性,通過構建人工微納結構操控光場,增強多物理量場間的相互作用,去如何轉換光熱效應提高氣體傳感器檢測靈敏度到單分子級别,如何折疊光程在芯片尺度實現台式光譜儀的分辨精度,如何增強光聲相互作用實現微波信号光頻域的加載和處理,如何構建光學神經突觸去加速神經網絡深度學習計算,如何通過波前的調控實現紅外成像系統輕薄化。通過同新型納米材料的集成,集成光電子技術也将能具備更多優勢功能,從而滿足未來光電子技術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