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光學
超表面全息顯示與光場調控研究進展
浏覽次數:
主講人: 黃玲玲 教授,北京理工大學
地點: 物理樓中樓212
時間: 2024年9月18日 (星期三) 15:10-18:00
主持 聯系人: 胡小永(電話:62768705)
主講人簡介: 黃玲玲,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入選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學家、北京市傑青等人才計劃。長期緻力于新型微納光學功能器件研究,共發表SCI論文110餘篇,包括Nat. Comm.、Sci. Adv.等國際頂級期刊,其中9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授權及申請國家專利50餘項,研究工作在谷歌學術總引用10000餘次,出版學術專著1本。連續四年獲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授權專利46項;主持基金委項目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擔任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理事,SCI期刊《PhotoniX》,《Optics Express》學術編輯,《Opto-Electronic Advances》等多個期刊編委或青年編委等學術職務。獲德國洪堡貝塞爾研究獎(全球20人/年)、教育部青年科學獎、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石青雲女科學家獎等獎勵。

超表面作為一種人工設計的二維納米結構陣列,能夠在亞波長尺度上靈活調控光場的振幅、相位以及偏振态,為現代光學元件與系統的小型化、集成化提供了全新的技術途徑。本次報告聚焦于超表面全息技術的最新突破,特别是在三維矢量全息、彩色動态全息顯示和多維度複用全息等方面的進展。所提出的超表面設計策略,不僅提升了光參量的調控極限,而且在三維空間内實現了光場特性的靈活操控,為全息顯示技術的進步提供了創新方案。在級聯超表面動态衍射光場的研究中,通過精确操縱超表面間的相對位移,成功實現了多模态衍射圖案的動态變換。在準晶超表面全息與衍射顯示的研究中,展示了遠場準晶衍射圖案和近場全息圖像的同時投影顯示。此外,全Stokes矢量光場調控以及衍射級次-偏振-相位同時調控的全息顯示技術也推動了光學器件向功能多樣化和集成化發展。相關研究工作展現了超表面全息技術在現代光學領域的重要應用潛力,為光學技術的實用化和産業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