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
beat365第十屆“鐘盛标教育基金”研究生學術論壇
第十屆“beat365鐘盛标物理教育基金”獲獎教師代表beat365張國輝副教授獲獎感言
發布日期:2020-03-11浏覽次數:

獲獎感言

2012-5-14 張國輝

尊敬的鐘賜賢先生、夏曉巒女士,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非常榮幸獲得了今年的“鐘盛标物理教育基金科研獎”,我感到十分激動。首先,請允許我代表獲獎教師衷心感謝鐘先生和夏女士熱心設立教育基金;同時,衷心感謝學校和學院為鼓勵廣大師生開拓創新而确立的這項制度,極大地提高了教師們的科研和教學熱情。

在這裡,我還要特别感謝鐘先生,幫助我們開設了重要的研究生專業課程《反應堆物理與工程導論》。鐘先生以他淵博的知識、敬業的精神、愛國的熱情給了我們很多具體指導和幫助。

今天,在和大家共享獲獎喜悅的同時,很高興有機會把我的科研體會同大家進行交流。

随着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國家對科學研究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強,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國際前沿領域做出重要貢獻。然而,不可否認,我們的研究水平還有待提高。真正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性的、能帶動一個行業發展的研究成果還非常缺乏。面對空前的機遇與挑戰,我們,特别是在座的同學們,應該不斷努力、開拓創新。

創新,是科學研究的靈魂。不同的人對創新的認識有所不同。個人認為,創新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新結果,新方法,新思想。在某一領域做到最好,得到了别人不能得到的結果,這就是創新,但這隻是第一層次的創新。相比之下,方法比結果更高一層,因為一種方法往往可以解決多種問題。那麼,方法是不是最高層次呢?還不是。比方法更高的是思想。恩格斯說“一個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刻不能離開理性思維。” 科學創新的最高層次是思想創新。因此,思維活躍、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最具創造力;老師,隻有與學生密切合作,才能做出最好的創新成果。

給科研分層次,是為了從大處着眼,從小處着手。需要強調,科研層次的高低并不和成果價值的大小直接挂鈎。每個層次的創新,都不乏諾貝爾獎的獲得作為例證。

科研離不開創新。然而,隻講創新還不夠,與之同樣重要的是求實。求實既是科研的根本目的,又是科研的基本原則;求實應該貫穿于研究過程的每一環節中。具體地說,“求實”的“實”包括三重涵義:厚實、塌實、平實。厚實是基礎,塌實是作風,平實是境界……

以上,隻是個人的一點粗淺認識,确實是我的真實感受,不妥之處懇請各位指正。

如果說我們取得了點滴成績,也決不是我個人努力的結果,而應該歸功于我們研究團隊的長期努力,歸功于周圍老師與同事的熱心幫助,歸功于院、所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學校環境的熏陶。今後,我将以鐘盛标等老一輩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和人格魅力鞭策自己,在科研和教學工作中繼續拼搏。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