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分會場第一場:光學(18人)
4月15日 9:00-12:20
時間
| 題目
| 報告人
| 年級
| 頁碼
|
光學專業
|
9:00-9:10
| 基于動态加權楊顧算法的三維焦場整形
| 楊棟
| 14直博
| 3
|
9:10-9:20
| 表面增強拉曼光譜中相互增強的研究
| 程宇清*
| 13直博
| 4
|
9:20-9:30
| 金納米棒單光子熒光的譜線形狀研究
| 溫特
| 16直博
| 5
|
9:30-9:40
| 基于光電子顯微鏡的表面等離激元空間演化研究
| 楊京寰
| 14直博
| 6
|
9:40-9:50
| 基于ZnO/SnO2雙電子傳輸層的高效率鈣钛礦太陽能電池
| 王铎
| 16直博
| 7
|
9:50-10:00
| 高質量雙鈣钛礦Cs2AgBiBr6薄膜的制備及其在光電器件中的應用
| 吳存存
| 15直博
| 8
|
10:00-10:10
| 一種高效的電流退火方法用于改善鈣钛礦薄膜結晶性能
| 羅巍
| 14直博
| 9
|
10:10-10:20
| 超低能耗全光數據分配器
| 王非凡
| 15直博
| 10
|
10:20-10:30
| 基于非耦合非線性光子晶體微腔的超低能耗片上全光類法諾二極管
| 謝靜雅
| 16碩士
| 11
|
休息
|
10:40-10:50
| 表面等離激元耦合體系中自發輻射增強和光子的有效一維收集
| 段雪珂
| 15直博
| 12
|
10:50-11:00
| 基于納米圓環-納米線複合結構增強腔内耦合系數
| 張淇
| 16直博
| 13
|
11:00-11:10
| 倏逝場調控金屬球-量子發射體結構二比特糾纏
| 張帆
| 14直博
| 14
|
11:10-11:20
| 基于密集型波導的單納米顆粒檢測
| 唐水晶
| 15直博
| 15
|
11:20-11:30
| 二維腔-波導耦合中的波散射方法
| 顧羽中*
| 14本科
| 16
|
11:30-11:40
| 強場電離中電子波包相位的探測
| 韓猛
| 15直博
| 17
|
11:40-11:50
| 雙光子電離過程中的光子動量傳遞
| 王慕雪
| 15直博
| 18
|
11:50-12:00
| 簡并态電離電子的阿秒條紋相機
| 肖相如
| 15碩轉博
| 19
|
12:00-12:10
| 基于三維焦場整形在铌酸锂晶體中飛秒激光橫向直寫凹陷包層波導
| 張茜
| 14直博
| 20
|
12:10-12:20
| 評 委 點 評
|
注:1、作者名後标有*号的為今年将要畢業的同學。
第一分會場第二場:量子材料中心(27人)
4月15日 l4:00-18:50
時間
| 題目
| 報告人
| 年級
| 頁碼
|
14:00-14:10
| 二維固體模型中的高次諧波
| 靳劍钊
| 15直博
| 21
|
量子材料中心
|
14:10-14:20
| 水合數對界面上鈉離子輸運的影響
| 曹端雲
| 15直博
| 23
|
14:20-14:30
| 極低溫原位量子輸運測量系統
| 曹世民
| 15直博
| 24
|
14:30-14:40
| TaIrTe4的反演對稱性破缺及面内各向異性研究
| 劉轶男
| 15直博
| 25
|
14:40-14:50
| 二類外爾半金屬中的雙安德列夫反射
| 侯哲
| 15直博
| 26
|
14:50-15:00
| 鐵磁-伊辛超導結磁各向異性安德列夫反射
| 呂鵬*
| 13直博
| 27
|
15:00-15:10
| 掃描隧道顯微鏡針尖調控馬約拉納費米子模式
| 周彥峰
| 15直博
| 28
|
15:10-15:20
| 拓撲約瑟夫森節中加倍的夏皮羅台階
| 栗宇航*
| 13直博
| 29
|
15:20-15:30
| 局域條件下的3/2分數量子霍爾平台
| 孫健
| 16直博
| 30
|
15:30-15:40
| 拓撲絕緣體PN結在磁場下的量子輸運
| 戴凝
| 14直博
| 31
|
15:40-15:50
| 镧摻雜對氧化铕薄膜中拓撲霍爾效應影響的研究
| 馬揚
| 16直博
| 32
|
15:50-16:00
| 鐵基超導體FeSe的電輸運和點接觸譜研究
| 劉彥昭
| 16直博
| 33
|
休息
|
16:10-16:20
| 單晶鉛薄膜中界面誘導的塞曼保護超導電性
| 劉易*
| 13直博
| 34
|
16:20-16:30
| 單層銅氧薄膜的反鐵磁性與超導
| 王帥*
| 13直博
| 35
|
16:30-16:40
| 超冷锶原子研究多體物理實驗平台的搭建
| 梁明誠
| 16直博
| 36
|
16:40-16:50
| 單晶胞層FeSe/SrTiO3中具有磁性激發迹象玻色模式的實驗探測
| 劉超飛
| 15直博
| 37
|
16:50-17:00
| 液壓環境中二維空穴系統的輸運研究
| 黃可
| 16碩士
| 38
|
17:00-17:10
| 外爾半金屬費米弧的近藤效應
| 馬達
| 14直博
| 39
|
17:10-17:20
| 多鐵材料的超快光學探測
| 時立宇
| 16直博
| 40
|
17:20-17:30
| 脈沖激光誘導的β-Mote2結構相變研究
| 張夢瑤
| 14直博
| 41
|
17:30-17:40
| 镧鋇銅氧體系中光誘導集體模式的研究
| 張思捷
| 15直博
| 42
|
17:40-17:50
| 時空克萊因瓶上的共形普适熵:量子蒙特卡羅研究
| 唐維
| 16直博
| 43
|
17:50-18:00
| 量子霍爾體系中分數電荷零模的數值研究
| 吳宜家
| 15直博
| 44
|
18:00-18:10
| 可積系統的經典量子對應
| 趙義強
| 16直博
| 45
|
18:10-18:20
| 金屬氫實驗觀測的第一性原理驗證
| 張小偉
| 16直博
| 46
|
18:20-18:30
| 單層二硒化铌中電荷序和磁序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周志謀
| 16直博
| 47
|
18:30-18:40
| 冰表面在200K左右出現額外氫鍵聚集
| 湯富傑*
| 13直博
| 48
|
18:40-18:50
| Weyl費米子體系中的庫倫屏蔽和準能級
| 劉宏超
| 15直博
| 49
|
18:50-19:00
| 評 委 點 評
|
注:1、作者名後标有*号的為今年将要畢業的同學。
第二分會場第一場:天體(1人)+大氣(8人)+凝聚态(8人)
4月15日 9:00-12:20
時間
| 題目
| 報告人
| 年級
| 頁碼
|
天體物理專業
|
9:00-9:10
| 極高能宇宙線起源于低光度伽瑪暴
| 張兵
| 13直博
| 52
|
大氣物理專業
|
9:10-9:20
| 中國地區農業氨氣排放
| 陳優帆
| 15直博
| 54
|
9:20-9:30
| 哈德雷環流向極擴張的季節性與中緯度斜壓性的關系
| 黃涵
| 16直博
| 55
|
9:30-9:40
| 理想模式中不同氣候态下平衡氣候敏感性與極地增溫放大效應
| 李娟
| 16碩士
| 56
|
9:40-9:50
| 沙塵對全新世氣候的影響
| 張銘
| 16直博
| 57
|
9:50-10:00
| 青藏高原對全球大氣溫度和水汽分布的影響
| 姚傑*
| 15碩士
| 58
|
10:00-10:10
| 中國華南地區生物質燃燒排放的神經網絡預測及其在空氣質量模式中的應用
| 馮旭
| 16直博
| 59
|
10:10-10:20
| POMINO算法:創新考慮氣溶膠作用以提高衛星監測污染物的精度
| 劉夢瑤
| 14直博
| 60
|
10:20-10:30
| 中國地區Suomi-NPP VIIRS氣溶膠産品的評估驗證
| 李充
| 16直博
| 61
|
休息
|
凝聚态物理專業
|
10:40-10:50
| 新型二維半導體材料InSe光電性質調控
| 吳蒙
| 15直博
| 65
|
10:50-11:00
| 等離激元納米激光器的暗場輻射表征
| 陳華洲
| 15直博
| 66
|
11:00-11:10
| 在亞納米尺度實現對等離激元手性陰極熒光的激發和調控
| 韓天洋
| 14直博
| 67
|
11:10-11:20
| 三層磷烯與金屬接觸的界面性質研究
| 張修營
| 15碩士
| 68
|
11:20-11:30
| 藍磷烯晶體管中肖特基勢壘的研究
| 李菁桢
| 15直博
| 69
|
11:30-11:40
| 基于MBE外延生長的高質量超薄勢壘AlN/GaN異質結研究
| 楊流雲
| 15直博
| 70
|
11:40-11:50
| 單晶鈣钛礦薄膜的生長與器件研究
| 鄧玉豪
| 15直博
| 71
|
11:50-12:00
| 丙酮蒸汽輔助法合成二維單晶鈣钛礦微米片
| 翟文豪
| 14直博
| 72
|
12:00-12:10
| 評 委
點 評
|
注:1、作者名後标有*号的為今年将要畢業的同學。
第二分會場第二場:理論物理(1人)+凝聚态(21人)
4月15日14:00-18:30
時間
| 題目
| 報告人
| 年級
| 頁碼
|
理論物理專業
|
14:00-14:10
| 在Pb + Pb
和 proton + proton碰撞中的集體流行為
| 趙文彬
| 15直博
| 63
|
凝聚态物理專業
|
14:10-14:20
| 高性能單晶鈣钛礦薄膜光電探測器
| 楊振乾
| 16直博
| 73
|
14:20-14:30
| 定向轉移CVD方法生長的無機鈣钛礦納米材料
| 王逸倫*
| 13直博
| 74
|
14:30-14:40
| 籽晶引導法制備的高效穩定鈣钛礦太陽能電池
| 趙怡程*
| 16碩轉博
| 75
|
14:40-14:50
| 寬波段等離激元鈣钛礦光電探測器
| 杜博文
| 14直博
| 76
|
14:50-15:00
| 高壓下CsxFA1-xPbI3鈣钛礦的定量相分析與帶隙變化研究
| 張黎莉
| 16直博
| 77
|
15:00-15:10
| 對六角氮化硼的聲子輔助光吸收的第一性原理計算
| 申彤
| 16直博
| 78
|
15:10-15:20
| 外激勵下氮化镓中Pt原子的擴散和吸雜
| 侯瑞祥*
| 13直博
| 79
|
15:20-15:30
| AlN/GaN二維受限結構的外延生長及其高效深紫外發光器件
| 王钇心
| 15普博
| 80
|
15:30-15:40
| GaN微米柱中的室溫極化激元激光
| 李俊超
| 15直博
| 81
|
15:40-15:50
| 氮化镓襯底上外延生長單層二硫化钼的旋光增強
| 萬逸
| 14直博
| 82
|
15:50-16:00
| 多層MoS2中與谷耦合的圓偏振光電流效應
| 管鴻明
| 15直博
| 83
|
休息
|
16:10-16:20
| 等離激元納米激光器在衍射極限下的獨特性質
| 王所
| 14直博
| 84
|
16:20-16:30
| 基于超表面的集成近遠場平面光學器件
| 蔣瞧
| 15直博
| 86
|
16:30-16:40
| 門可調的單層MX2
1T'-2H 面内相接觸界面性質
| 劉士琦
| 17直博
| 87
|
16:40-16:50
| 單層硒化铟與金屬接觸的性質研究
| 史博文
| 16直博
| 88
|
16:50-17:00
| 手性表面等離激元結構與二維材料
| 李梓維*
| 13直博
| 89
|
17:00-17:10
| 基于二硫化钼的單顆粒金屬等離激元電光調制器
| 李博文
| 14直博
| 90
|
17:10-17:20
| 二維材料的界面性質和相變
| 潘圓圓*
| 13直博
| 91
|
17:20-17:30
| 基于單顆粒冷凍電鏡技術的蛋白質動力學研究
| 吳嘉懿*
| 13直博
| 92
|
17:30-17:40
| 一種制備高矯頑力Nd-Ce-Fe-B納米耦合磁體的方法
| 查亮
| 16直博
| 94
|
17:40-17:50
| 石墨烯-鐵酸铋異質體系中的磁近鄰效應
| 宋化鼎
| 14直博
| 95
|
17:50-18:00
| 評 委 點 評
|
注: 1、作者名後标有*号的為今年将要畢業的同學
2、頁碼為紅色表明該同學摘要順序與報告順序有差異
第三分會場第一場:等離子體(3人)+核技術(10人)+核物理(4人)
4月15日 9:00-12:20
時間
| 題目
| 報告人
| 年級
| 頁碼
|
等離子體專業
|
9:00-9:10
| 不同剪切流剖面誘發的無邊緣局域模穩态研究
| 張毅
| 16直博
| 98
|
9:10-9:20
| 有導向場無碰撞磁重聯中電子阿芬波的觀測研究
| 趙思齊
| 15直博
| 99
|
9:20-9:30
| 密度調制中受激拉曼散射從絕對到對流不穩定性的轉化
| 王豔霞
| 15直博
| 100
|
核技術專業
|
9:30-9:40
| 快中子誘發的54,56Fe(n,
α)51,53Cr反應實驗研究
| 白懷勇
| 14直博
| 102
|
9:40-9:50
| 氮摻雜射頻超導加速腔的成功實現
| 陳術
| 15直博
| 103
|
9:50-10:00
| 基于高功率脈沖磁控濺射的銅基铌薄膜研究
| 譚巍巍
| 14直博
| 104
|
10:00-10:10
| 高分子潛徑迹納米孔中的超快離子選擇性輸運研究
| 王鵬飛*
| 13直博
| 105
|
10:10-10:20
| 飛秒級激光微波同步
| 司尚禹*
| 15碩士
| 106
|
10:20-10:30
| 北京地區大氣氡子體濃度水平、變化規律及其與PM2.5的相關性研究
| 王雲祥
| 16直博
| 113
|
休息
|
10:40-10:50
| beat365離子源組112實驗台PLC控制系統設計
| 馬騰昊
| 17碩士
| 107
|
10:50-11:00
| 基于2.45
GHz電子回旋共振的7Li3+離子源的設計
| 張景豐
| 14直博
| 108
|
11:00-11:10
| 電子回旋共振離子源等離子體發射光譜診斷
| 武文斌
| 16直博
| 109
|
11:10-11:20
| 基于離子注入直接制備氮摻雜石墨烯的研究
| 趙雲彪
| 15直博
| 110
|
11:20-11:30
| 锆離子注入對FTO的改性及其在鈣钛礦太陽電池中的應用
| 韓冬
| 14直博
| 111
|
核物理專業
|
11:30-11:40
| 矮共振與巨共振研究——大尺度格點空間的有限幅-準粒子随機相位近似實現
| 王楷
| 14直博
| 114
|
11:40-11:50
| 相對論
Brueckner-Hartree-Fock 方法對氧同位素鍊滴線的研究
| 王锶博
| 16直博
| 115
|
11:50-12:00
| 核物質中的相對論Brueckner-Hartree-Fock
理論
| 童輝
| 16直博
| 116
|
12:00-12:10
| 評 委 點
評
|
注: 1、作者名後标有*号的為今年将要畢業的同學
2、“王雲祥”同學的專業為核物理
3、頁碼為紅色表明該同學摘要順序與報告順序有差異
第三分會場第二場:核物理(22人)
4月15日14:00-18:20
時間
| 題目
| 報告人
| 年級
| 頁碼
|
核物理專業
|
14:00-14:10
| 中高區重離子電荷交換反應理論研究
| 李晶晶
| 15直博
| 117
|
14:10-14:20
| 費米子體系的超流性與集體激發模式的研究
| 費娜
| 15直博
| 118
|
14:20-14:30
| 通過消除基底效應獲得Cu/Nb多層膜硬度的新方法
| 邱遠航
| 16碩士
| 119
|
14:30-14:40
| 磁轉動中的對關聯效應
| 王亞坤
| 15直博
| 120
|
14:40-14:50
| 離子輻照強化納米多孔銅表面增強拉曼效應及機理研究
| 胡召一
| 16直博
| 121
|
14:50-15:00
| 離子輻照誘導二維PtPb納米片結構改變及催化性能提升
| 梁豔霞
| 15直博
| 122
|
15:00-15:10
| 氦離子輻照影響Cu/V多層膜電學性能機理研究
| 王佩佩
| 14直博
| 123
|
15:10-15:20
| 北京譜儀探測器上重建光子内轉換事例的新方法
| 張策
| 17直博
| 124
|
15:20-15:30
| 锕系元素裂變五維勢能曲面的雙中心勢模型計算
| 王智明
| 14直博
| 125
|
15:30-15:40
| 手征雙重帶的系統學
| 熊斌武
| 15直博
| 126
|
15:40-15:50
| 集體哈密頓量方法對手征轉動帶的電磁躍遷研究
| 吳鑫輝
| 16直博
| 127
|
15:50-16:00
| A~80質量區原子核“訂書機帶”機制的研究
| 李晨光*
| 13直博
| 128
|
休息
|
16:10-16:20
| 基于3D格點空間的協變密度泛函理論研究12C原子核中鍊式結構的穩定性
| 任政學
| 14直博
| 129
|
16:20-16:30
| 雙幻核132Sn附近的質子殼演化研究
| 陳志強
| 14直博
| 130
|
16:30-16:40
| 氘與1p殼層核的總反應截面分析
| 陳伊荻
| 17碩士
| 131
|
16:40-16:50
| 從現實核力出發的Gamow殼模型研究Ca同位素滴線區原子核性質
| 李健國
| 16直博
| 132
|
16:50-17:00
| 豐中子區Se同位素集體運動演化的研究
| 陳嗣棟*
| 13直博
| 133
|
17:00-17:10
| 利用Mono-Z玻色子輕子衰變探尋不可測新物理性質
| 楊大能*
| 13直博
| 134
|
17:10-17:20
| 豐質子核22Al和23Si的β衰變研究
| 吳鴻毅
| 15直博
| 135
|
17:20-17:30
| 34Al核β緩發中子的研究
| 王春光
| 14直博
| 136
|
17:30-17:40
| 原位離子輻照引起的納米孿晶銅通過孿晶界遷移退孿晶
| 杜進隆
| 14直博
| 137
|
17:40-17:50
| 高能球磨法制備納米晶鎢粉末細化過程及機制
| 吳早明
| 15直博
| 138
|
17:50-18:00
| 評委點評
|
注:1、作者名後标有*号的為今年将要畢業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