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
培養計劃
大氣科學專業
發布日期:2020-03-11浏覽次數:

beat365官方网站

大氣科學專業一、專業簡介

大氣科學專業的曆史可追溯到抗戰勝利後,西南聯大從昆明遷回,恢複北大、清華等建制,在清華大學理學院設氣象系。1952年清華氣象系并入北大物理系為氣象專業。90年代中為推行大學以素質教育為主的教改方針,改設大氣科學專業,下設大氣物理學和大氣環境、氣象學兩個學科。本專業的學位體系設置在國内同類院校中是較為完全的,也是國内大學中唯一的大氣科學人才培養基地;設有大學本科學士點,并分設兩個學科的碩士研究生點和博士研究生點,還設有大氣科學博士後流動站。在大氣科學專業基礎上,設有暴雨監測和預測國家重點實驗室。

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有14位現職教授和1位兼職教授,其中院士2位。中青年副教授8位。本專業以地球大氣環境為研究對象,直接利用計算機、人造衛星、雷達等高新技術為主要研究手段。近年來,加強了對環境、減災防災等科學的研究,承擔和主持了多項國家重大科研課題,許多重大項目是将外場探測、室内實驗、計算機數值模拟有機的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獲得多項國家級的獎勵。本專業與國外有密切的合作交流,通過國家重點實驗室,與美國、香港的多所大學或研究中心建立了合作夥伴關系,與韓國的大學共同建立了中韓大氣科學研究中心。來自美國、日本和港台的多位知名學者受聘為客座教授。每年都有本專業的大學生、研究生或教師出國深造。

大氣科學人才培養基地為大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有多個實驗室可供學生使用,有計算機群、衛星接收機、GPS陣列、系留氣球探測系統等先進設備供給教學和科研使用,并通過計算機與國内主要圖書館聯網,為師生提供文獻資料查詢和檢索服務。

二、專業培養要求、目标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能力,有深厚的數理基礎,和較為全面的文化素養。在學習研究大氣環境的同時,也具備較強的适應環境的能力,使學生具有出色的個人素質。大學畢業後可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從事大氣科學、環境科學、海洋等相關學科領域的研究、業務和管理等工作,并可繼續攻讀大氣科學以及相關技術學科、交叉學科的研究生學位或出國繼續深造。

三、授予學位

理學學士

四、學分要求與課程設置 總學分:140學分,其中:

1.必修課程:94學分

全校公共必修課程:30學分

課程号

新課号

課程名

周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03835061


大學英語(一)

4

2

秋季

03835062


大學英語(二)

2

2

春、秋季

03835063


大學英語(三)

2

2

春、秋季

03835064


大學英語(四)

0

2

春、秋季

04030150


思想品德修養

2

2

春、秋季

04030170


毛澤東思想概論

2

2

春、秋季

04031490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2

2

春、秋季

04031340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2

2

春、秋季

04030140


鄧小平理論

2

2

春、秋季

00431501


計算概論

3

3

一上

00431520


算法與數據結構

3

3

一下

60730020


軍事理論

2

2


――――


體育系列課程

4


全院必修課程:46 學分

課程号

新課号

課程名

學分

建議修讀時間



高等數學I、高等數學II

10

一上、一下



線性代數

4

一上


PHY-0-04x系列及PHY-0-05x系列

普通物理(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近代物理[或原子物理])

13

一、二年級


PHY-0-06x系列

普通物理實驗I、普通物理實驗II

4

二年級


PHY-0-071

現代電子電路基礎及實驗

5

二年級


PHY-1-01x系列

數學物理方法

4

二年級


PHY-1-04x系列及PHY-1-05x系列

四大力學(理論力學、熱力學統計物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

6

二、三年級

專業必修課程:18 學分

課程号

新課号

課程名

周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00430191

PHY-0-811

大氣科學導論

2

2

春、秋季

00432247

PHY-1-811

大氣物理學基礎

3

3

秋季

00432248

PHY-1-812

大氣探測原理

3

3

秋季

00432249

PHY-1-821

流體力學

3

3

秋季

00432251

PHY-1-831

天氣學

3

3

春季

00432252

PHY-1-832

大氣動力學基礎

4

4

春季

2.選修課程:40學分

本科素質教育通選課:16學分

A. 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至少2學分

B. 社會科學類:至少2學分

C. 哲學與心理學類:至少2學分

D. 曆史學類:至少2學分

E. 語言、文學與藝術類:至少4學分,其中至少一門是藝術類課程

專業選修課,基礎類:至少4學分

課程号

新課号

課程名

周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00430151

PHY-0-102

現代物理前沿講座I

2

2

秋季

00432161

PHY-0-111

宇宙概論

2

2

秋季

00432162

PHY-0-311

固體物理導論

2

2

春、秋季

00431549

PHY-0-312

應用物理專題選講

2

2

春、秋季

00432164

PHY-0-313

生物物理導論

2

2

春、秋季

00432166

PHY-0-411

幾何光學與光學儀器

4

2

小學期

00430171

PHY-0-511

人類生存發展與核科學

4

2

小學期

00430181

PHY-0-711

天體物理導論

3

3

春季

00432225

PHY-1-112

計算方法

3

3

春季

00230030

PHY-1-113

概率統計

3

3

春季

專業選修課,專業類:至少11學分

課程号

新課号

課程名

周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00432253

PHY-1-841

大氣物理實驗

3

3

秋季

00432254

PHY-1-842

環境物理概論

3

3

春季

00432262

PHY-1-843

大氣環境概論

2

2

春季

00432261

PHY-1-844

大氣數值模拟

3

3

秋季

00432255

PHY-1-851

天氣分析與預報

3

3

春季

00432256

PHY-1-861

氣候概論

3

3

春季

00432257

PHY-1-871

衛星氣象學

2

2

秋季

00432258

PHY-1-872

雷達氣象學

2

2

秋季

00432259

PHY-1-873

應用氣象學

2

2

秋季

00432260

PHY-1-874

統計氣象學

3

3

春季

00432263

PHY-1-881

氣象圖形圖象軟件

3

3

秋季

00431412

PHY-3-101

指導研究


2

春、秋季

專業選修課,任選類:至少9學分

從beat365其他課程、物理和機械、電子、計算機、通訊等學科領域的主幹基礎課中選修。

3.實踐實習:必修,無學分

4.畢業論文:6學分

按上述方案至少修滿140學分可獲得(大氣科學專業)理學學士,适宜上大氣科學、環境科學、海洋科學等應用學科和交叉學科研究生,或從事高新技術開發工作和管理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