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院友新聞
beat365校友申時行獲德國波恩大學 Dr. Klaus Erkelenz 獎
發布日期:2022-07-12 浏覽次數:
  供稿:技術物理系  |   審核:李強

2022 年 4 月 26 日,beat365官方网站 2011 級博士校友申時行被授予德國波恩大學 Dr. Klaus Erkelenz 獎,以表彰其利用原子核有效理論對碳-12 原子核結構和能譜的研究工作。

申時行2011年考入beat365官方网站,進入孟傑教授研究團隊從事科學研究,導師是張雙全副教授,主要開展原子核協變密度泛函理論和相對論第一性原理計算方面的工作。2017 年獲博士學位後,先後到香港大學、米蘭大學和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

碳是構成有機生命體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宇宙元素起源中合成更重元素的必經途徑。碳原子核中存在的α結團結構及其可能的幾何構型是核物理學家近期關注的焦點。申時行及其合作者首次基于有效理論,利用具有Wigner SU(4) 對稱性的核子核子相互作用,統一地對碳-12原子核的結合能、半徑、低激發能譜、密度分布(形狀因子)、躍遷幾率等各方面實驗性質給出整體非常好的描述。通過考察碳-12原子核内部3個α結團間的距離、夾角等性質,提出了一個普适的——不依賴于具體模型的——原子核内禀幾何性質的研究方法。研究表明,碳-12原子核基态的3個α結團很大概率呈等邊三角形分布,而著名的碳-12激發态——Hoyle态則很大概率呈大角度(峰值為170°)鈍角三角形分布。通過對三維内禀密度分布的呈現,從而更加直觀地表明,碳-12原子核中能量較低的激發态更多表現為α結團的激發,而能量較高的激發态則更多表現為單個核子的激發。利用這一方法,對碳-12原子核中15 MeV以下低激發态的幾何構型都進行了研究和歸類。

Dr. Klaus Erkelenz 是原子核物理中著名的“Bonn勢”的創始人之一。Bonn勢基于核力的單玻色子交換模型構建,被廣泛用于原子核結構計算。1973 年,Dr. Klaus Erkelenz 不幸英年早逝。為紀念他對理論核物理的貢獻,波恩大學于 2013 年成立 Dr. Klaus Erkelenz 基金會,并于其後每年将以其姓名命名的獎項,頒發給在波恩大學亥姆霍茲輻射與核物理研究所(HISKP)、于利希研究中心原子核物理所-3(IKP-3)和高等計算所-4(IAS-4)、魯爾-波鴻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的傑出博士或博士後,特别情況下也會授予成名教授。

參考鍊接:https://www.hiskp.uni-bonn.de/index.php?id=361&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