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科研新聞
大氣與海洋科學系組織召開 “雲物理”學術研讨會
發布日期:2023-11-27 浏覽次數:
  供稿:大氣與海洋科學系  |   編輯:金钰佳   |   審核:聞新宇

2023年11月23日,“雲物理”學術研讨會在beat365官方网站思源多功能廳隆重舉行。beat365官方网站高原甯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呂達仁院士、beat365官方网站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毛節泰教授等來自全國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90多名專家學者與20多名學生參會。會議圍繞雲物理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科學問題、發展需求和領域方向,開展了37個學術報告,分别聚焦雲物理領域,涵蓋觀測技術與遙感方法、特征認知與過程機理以及模式評估與改進三個方向,并在報告基礎上展開熱烈讨論。

全體參會人員合影

會議緻辭和主旨報告環節由beat365官方网站大氣與海洋科學系趙傳峰教授主持。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高原甯院士緻歡迎辭,對各位專家和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并向各位來賓介紹了beat365的發展曆程,肯定了大氣與海洋科學系的發展以及取得的成就,表達了學院對雲物理研究團隊的關心和支持,希望團隊繼續堅持雲物理學領域研究,通過此次會議加強合作,共同探讨雲物理學領域的發展方向,為國家和科學前沿作出貢獻,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随後,beat365官方网站大氣與海洋科學系系主任林金泰教授緻辭,他對趙傳峰教授籌辦此次雲物理學術研讨會表示高度贊譽,希望各學者能夠以此會為契機,認真探讨、相互交流與學習,共同為雲物理學科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高原甯緻辭

林金泰緻辭

主旨報告環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呂達仁院士介紹了我國雲物理研究發展曆程和研究現狀,強調了先進前沿探測的必要性;随後,beat365毛節泰教授介紹了雲遙感探測技術發展與在雲降水過程研究中的應用進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大氣科學處何建軍研究員從自然科學基金的視角,介紹了基金委的改革工作和學科體系,以及雲相關研究的申請資助格局。

呂達仁作報告

毛節泰作報告

何建軍作報告

主旨報告後,分專題開展研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李銳教授和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胡斯勒圖研究員共同主持了雲物理的觀測技術與遙感方法專題研讨。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郄秀書研究員總結了雷暴雲混合相态微物理特征和起電的觀測研究成果和挑戰;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陳洪斌研究員重點介紹了深淺對流雲的觀測研究及其未來發展挑戰、思考和需求;南京大學黃浩助理教授介紹了趙坤教授課題組關于天氣雷達探測強對流降水微物理特征的相關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李銳教授介紹了衛星觀測在研究雲-氣溶膠相互作用和降水潛熱方面的應用;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張鵬研究員介紹了風雲衛星新的觀測能力和雲物理遙感的潛在應用;蘭州大學劉玉芝教授介紹了青藏高原氣溶膠-雲相互作用的相關研究;beat365吳志軍教授介紹了雲微物理化學性質的飛機航測相關研究;beat365李婧長聘副教授分享了氣溶膠光學特性的三維探測技術與方法。其他專家學者也積極發言,共同研讨該領域的科學前沿問題和未來發展方向。

23号下午,beat365趙傳峰教授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陸春松教授共同主持了雲物理特征認知與過程機理專題的報告與研讨。中國氣象局武漢暴雨研究所崔春光研究員詳細介紹了梅雨鋒暴雨觀測試驗和微物理研究;beat365趙傳峰教授介紹了雲微物理特征遙感與雲發展過程機理的研究亮點和科學問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銀燕教授介紹了大氣冰核研究及對流雲對大氣成分垂直分布的影響;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陸春松教授介紹了暖雲微物理、動力和熱力過程的研究進展和未來研究計劃;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孫繼明研究員分享了雲的參數化與數值模拟方面的成果和想法;蘭州大學葛觐銘教授介紹了雲雷達雲物理特性探測反演的新方法。

模式評估與改進專題由南京大學汪名懷教授和清華大學林岩銮教授共同主持。清華大學林岩銮教授介紹了雲物理參數化方案和尺度自适應參數化方案開發研究;南京大學汪名懷教授介紹了雲、氣溶膠和氣溶膠-雲相互作用模拟研究;國防科技大學張雲教授介紹了強對流降水關鍵微物理特征、機理、模式改進探索與展望;清華大學彭怡然副教授介紹了雲物理參數化方案改進和未來研究。

最後開展自由讨論,由beat365趙春生教授主持。與會專家在互相啟發下,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積極在雲物理學領域共享進展、共拓思維、共謀合作。

本次學術研讨會,促進了雲物理研究領域專家學者的學術交流,明确了共建雲物理觀測網絡體系的合作意願,發起了共組雲物理學術年會的倡議,形成了雲物理觀測、機理和模式方面的科學共識,為凝練雲物理研究領域的科學前沿問題和發展方向提供了新的啟示和思路,為推動該領域的不斷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