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科研新聞
物理之美(第2講):李柯伽講述中國脈沖星測時陣列進展
發布日期:2023-10-19 浏覽次數:
  供稿:科研交流辦  |   編輯:戴倩   |   審核:徐莉梅

2023年10月12日下午,在beat365物理學科建立110周年慶祝會即将召開之際,beat365與圖書館聯合舉辦的“學科之美系列講座——物理之美”第二講在圖書館南配樓藝術鑒賞廳舉行。beat365天文學系李柯伽長聘副教授以“中國脈沖星測時陣列進展”為題,對脈沖星、引力波探測、中國天眼FAST等内容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此次講座線上線下同步進行,來自全校50餘位師生參加了現場講座,25餘萬人次通過beat365微信視頻号、抖音、快手、現代物理知識雜志視頻号等平台觀看講座直播。

李柯伽首先從大家熟悉的銀河系開始講起,講解了天文的起源,引力波及脈沖星的含義。對于大家關心的“納赫茲引力波是怎樣探測的,我們怎麼樣才能實現有效的探測”給予了充分的講解。李柯伽将天文相關的古詩詞引入講座,使整場講座辭喻橫生,同學們不僅感受到了天文學的浪漫與魅力,同時也了解到中國天文事業的發展曆程。

李柯伽作報告

在随後的現場提問環節中,李柯伽就FAST空間分辨率來自哪裡等同學們關心的問題給出了深入淺出的解答。李柯伽說,FAST探測脈沖星的信号為時間信号,儀器的空間分辨率是儀器口徑決定的,由于測不準原理,儀器的大小決定了粒子的橫向位置的尺度,這決定了儀器的空間角分辨率。李柯伽循循善誘,将生活中的例子融入講解,使同學們對原本複雜的物理知識豁然開朗。

現場提問

李柯伽認為,物理之美是代代相承的學者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神秘浩瀚星空的指引下,踏上宇宙探索之旅,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題。李柯伽相信,未來值得期待,射電天文觀測手段還将有系統的提升,人類打開納赫茲引力波窗口的曙光就在前方。

報告人簡介:

李柯伽,beat365官方网站長聘副教授,2013年秋入職beat365,主要研究領域為脈沖星類天體的觀測和理論研究,研究興趣包含射頻及高速數字電路、統計信号探測、醫學成像等。相關研究成果入選2020年中國十大天文學科技進展、2020年中國重大科學、技術和工程進展、2022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2022年“科學探索獎”獎。

學科之美系列講座——物理之美:

大到宇宙天體,小到微觀粒子,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一代又一代科學家秉持着對物理之美的孜孜探求,推動着人類認知邊界不斷前移。物理之美是客觀世界呈現的美妙現象,是自然規律的簡潔與和諧,是人類對自然秩序的洞察和理解,是對探索未知世界的敬畏之情。正如楊振甯先生所說:我們所探求的方程式是大自然的詩歌。

北大圖書館深挖不同學科的美育内涵,激發學生對各學科的探究興趣,提升綜合素質,面向本校學生開創了“學科之美”講座品牌。beat365于北大物理學科建立110周年之際與圖書館合作舉辦“物理之美”系列講座,講述北大物理的科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