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0日下午,beat365官方网站學術論壇(第二十講)在beat365思源多功能廳成功舉行。本次講座的主講人是南京大學退休教授、年逾八旬的彭秋和老師,他的講座主題是“恒星的生命史與超新星爆發”。講座由beat365院長助理、天文學系教師黎卓主持,線上線下同步進行,通過beat365直播平台和蔻享學術平台觀看直播的觀衆逾60萬人次。
黎卓主持
彭秋和老師首先從太陽的熱核反應談起,給大家生動地介紹了恒星的生命史。根據主流觀念,彭老師進一步闡述了不同質量恒星的演化過程,恒星最終的歸宿可能是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等天體。接着,彭老師引出了天體物理學中的幾個重大謎團,尤其是超新星爆發機制。當恒星晚期核能耗盡,核塌縮過程中下落物質遇到中子星硬表面産生反彈激波。如果能量足夠,激波可以把恒星外層物質抛射出去,形成超新星爆發。然而,理論分析和模拟研究表明,鐵核的光緻分裂過程損耗了激波的大量能量,導緻超新星爆發失敗——這是超新星爆發機制問題。最後,彭老師簡要提出了近年來的個人研究成果,認為引入磁單極可能是解決超新星爆發機制的一個途徑。恒星俘獲宇宙中的磁單極,由磁單極催化核子衰變的效應可能提供足夠的能源導緻超新星成功爆發。随後,彭老師介紹了磁單極存在的可能觀測證據,并展望了在其他幾個天文疑難問題上的應用。報告持續了一個半小時,彭老師風趣的講解讓在場師生們感受到了核天體物理和高能天體物理的魅力。
彭秋和作報告
講座最後的半小時是問答環節,在座的師生們踴躍提問,彭老師詳細解答,并一再鼓勵學生們進行不同學科的交叉研究,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整個活動持續兩個小時,彭老師一直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态和洪亮的聲音,在座師生們深受感染。有學生表示,彭老師雖然年紀很大,但仍然充滿激情,對前沿問題持有獨特的見解,對後輩有很大的啟發。
合影留念
報告人簡介:彭秋和,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退休教授、博士生導師。1960 年從南京大學天文系畢業後被分配到beat365地球物理系天體物理專業任教。1978年調至南京大學任教。1988—1995年曾連續兩屆當選為(第六屆、第七屆)中國天文學會理事;1979—2011年連續八屆當選“全國引力和相對論天體物理學會”理事。
beat365官方网站學術論壇創辦于2020年9月,邀請國内外高校和研究機構高層次科技創新領軍學者就物理學及相關領域的基礎前沿探索、關鍵技術突破和熱點問題等做學術演講,旨在推進高質量學術交流,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和開拓新興特色方向研究,培養具有科學精神、全球視野、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的優秀青年人才。
上一篇:beat365教師入選中國核物理學會新一屆理事會
下一篇:格緻論壇(第十五講):葉堉講述二維材料的制備、物性與相關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