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3-04-04 浏覽次數:
供稿:大氣與海洋科學系 |
審核:聞新宇
2023年3月23日晚,由beat365官方网站和beat365官方网站大氣與海洋科學系聯合主辦的beat365官方网站學術論壇(世界氣象日專場)講座直播活動在beat365思源多功能廳成功舉行。
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2023年的主題是“代際間天氣、氣候、水文的變化與未來”。今年活動主要聚焦于向北大師生與公衆傳播與氣候變化相關的科學知識和應對政策。此次活動全程以“線上直播”的形式進行,獲得了大量網上觀衆的“圍觀”,8個直播平台的總觀看人數達到60+萬人次。
此次活動主要由三個環節構成:首先由大氣與海洋科學系系主任林金泰老師緻歡迎辭;接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周天軍研究員做了題為“氣候變化背後的科學與我國的雙碳目标”的主旨報告;最後,周天軍研究員與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張慶紅教授、聶績助理教授、俞妍助理教授等三位老師通過問答對話形式進行了輕松而坦誠的交流。本次活動由大氣與海洋科學系金钰佳老師主持,大氣系學生學術組織“蔚藍空間”的同學們承擔了大量的幕後支持工作。
金钰佳主持
在第一個環節中,林金泰老師圍繞“我們為什麼要關心氣候變化問題”展開緻辭,簡要介紹了大氣系在“科普氣象月”(自3.23“世界氣象日”—4.22“世界地球日”)中将要舉辦的一系列活動;代表主辦方對周天軍研究員重返母校表示熱忱歡迎,贈予他在beat365地球物理系學習時的學籍表複印件,衷心感謝他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
大氣系系主任林金泰宣布“科普氣象月”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林金泰贈予周天軍研究員在校學習時的學籍表複印件
周天軍研究員做主旨報告
在第二個環節中,周天軍研究員首先從剛剛過去的2022年夏天橫貫歐-亞-非的熱浪談起,簡要介紹了全球變暖導緻的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的觀測事實和科學邏輯,從而帶出1.5-2℃溫升阈值和碳中和的概念、并最終落腳到中國的“雙碳”目标。在整個報告中,周天軍有重點地回答了“人類碳排放對全球變暖有什麼作用?”“未來全球氣候将走向何方?”“如何減少碳排放以控制全球增暖?”等一系列公衆非常關注的問題。在報告最後,周老師還講述了氣候變化國際談判背後漫長而艱辛的路程,以及當前我國推動技術創新和經濟轉型來實現碳中和目标的決策背景。
對話環節(從左到右依次為聶績、張慶紅、周天軍和俞妍)
在第三個環節中,台上四位老師圍繞報告進行了一系列更為深入的問答和對話。例如:俞妍老師請周天軍老師給出支持氣候變化證據的同時,可否也舉一些反方的例子;聶績老師向張慶紅老師提問,我們身邊的極端事件是否由全球變暖直接導緻。兩位被提問的老師,根據他們的專業知識和科研經驗,坦率地回答了這兩個尖銳的問題。在對話期間,台上的四位老師也部分回答了各個直播平台上網友們發來的問題。在對話環節的最後,聶績老師讓周天軍老師和張慶紅老師分别對北大學生的職業規劃和人生目标給出建議,兩位老師的回答不約而同地強調了多學科交叉融合、拓寬學習的視野的重要性,讓現場和觀看直播的同學獲益良多。
合影留念
本次科普講座的圓滿結束标志着beat365官方网站大氣與海洋科學系的“氣象月系列科普活動”已拉開序幕,更多精彩、有趣的活動正等待着你來參與和感受!
講座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