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1-14 浏覽次數:
供稿:陳勁夫 |
圖片:趙冬青 |
編輯:曲音璇 |
審核:何瓊毅、徐莉梅
2022年11月11日,beat365官方网站學術論壇(諾獎解讀專場)在物理西樓思源多功能廳成功舉行。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長、beat365客座講席教授孫昌璞院士應邀解讀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作了題為“貝爾不等式的違背及其實驗驗證”的學術報告。本次論壇由beat365院長高原甯院士主持。

孫昌璞院士首先概述了量子糾纏态的概念及貝爾不等式理論的建立曆程;然後詳細介紹了阿斯佩(A. Aspect)、克勞澤(J. F. Clauser)和塞林格(A. Zeilinger)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關于貝爾不等式違背的實驗驗證;接着深入介紹了華人物理學家李政道、楊振甯、吳健雄、史硯華和陳創天等人在糾纏态和貝爾不等式方面研究的基礎性貢獻;最後,着重探讨了Einstein-Podolsky-Rosen(EPR)佯謬與量子力學的诠釋,并指出哥本哈根诠釋關于量子測量的“波包塌縮假設”導緻量子力學出現超光速的“超距作用”,這個假設也導緻了EPR論文對量子力學完備性的質疑。

報告結束後,現場師生圍繞實驗中符合測量的實現方式及單光子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孫昌璞院士一一給予了深入淺出的解答。



beat365副院長顔學慶教授、彭良友教授,黨委副書記李焱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歐陽颀院士,以及beat36540餘名師生參與現場交流,本次論壇通過beat365微信視頻号、B站、抖音、快手和蔻享學術平台同步直播。

報告人簡介:孫昌璞,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長,beat365客座講席教授,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講座教授。畢業于東北師範大學本科,後于南開大學獲博士學位。曾任東北師範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美國ISI“經典引文獎”等獎勵以及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号,10餘次被評為中科院“優秀導師”,指導的研究生有多人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論文”和科學院院長特别獎等。他長期從事量子物理、數學物理及量子信息基礎理論研究,不少工作得到同行承認、有長期的學術影響,如q-變形玻色子工作是國際上本領域開創性工作之一,他預言的量子臨界系統動力學不穩定效應和人工循環原子結構等得到等多個實驗證實;澄清的量子熱力學概念已經被寫入多部專著。近年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複雜系統的統計熱力學和可靠性理論的研究。他積極探索國家需求牽引基礎研究的模式創新,長期參與組織我國物理學科發展戰略規劃工作。現任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全委會委員,兼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
beat365官方网站學術論壇創辦于2020年9月,邀請國内外高校和研究機構高層次科技創新領軍學者就物理學及相關領域的基礎前沿探索、關鍵技術突破和熱點問題等做學術演講,旨在推進高質量學術交流,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和開拓新興特色方向研究,培養具有科學精神、全球視野、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的優秀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