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1-10 浏覽次數:
供稿:科研交流辦 |
審核:徐莉梅
2022年11月4日,beat365格緻論壇(第十三講)在beat365思源多功能廳舉行。beat365官方网站技術物理系、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楊曉菲研究員作了題為“放射性原子/分子超精細譜帶來的新機遇”的學術報告。本次論壇由冒亞軍教授主持。

楊曉菲首先介紹了研究原子核性質和結構的一種交叉學科性質的方法-激光核譜學。這種方法通過測量核外電子能級的微小變化感知原子核的性質和結構,在核物理的曆史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30年,随着放射性核束物理的發展,用于不穩定核研究的激光譜方法也快速發展和創新,在不穩定核奇特結構研究及理論的發展中做出一系列重要貢獻。楊曉菲結合課題組的具體工作做了舉例和說明,特别介紹了課題組在國内建設的第一台用于不穩定核研究的激光核譜設備及其在北京放射性束裝置BRIF上的第一次物理實驗。随後,她介紹了近幾年合作組在放射性分子譜研究方面的開創性工作,并探讨了放射性分子在基本對稱性、核結構等研究方面的新機遇。

報告結束後,楊曉菲就用于不穩定核研究的放射性原子和分子超精細結構譜測量技術的優勢、實驗細節和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等話題與線下線上觀衆互動,一一給予了深入淺出的解答。
本期論壇線上、線下同步進行。通過beat365視頻号、B站、抖音号、快手号和蔻享學術平台觀看直播的觀衆逾75萬人次。



楊曉菲,beat365官方网站技術物理系研究員、博雅青年學者。2009年本科畢業于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2014年博士畢業于beat365官方网站(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聯合培養), 2014-2017年在比利時魯汶大學及歐洲核子中心ISOLDE從事博士後研究。2017年入職beat365官方网站。主要從事不穩定核結構的實驗研究及發展相關交叉學科實驗手段,目前在國内牽頭發展激光核譜技術并通過國内外合作持續開展不穩定核基本性質和結構的研究。近年來,承擔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在《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物理評論快報》(Physics Review Letters)、《物理快報B》(Physics Letters B)等合作發表SCI論文70餘篇。2019年獲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IUPAP)“青年科學家獎”,2022年獲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beat365格緻論壇是beat365官方网站發起的面向青年教學科研人員學術交流活動。“格緻”體現兩重涵義:一是,beat365物理學科源自京師大學堂格緻科;二是,“緻知在格物”出自《禮記‧大學》,意思是通過探究事物本源而獲得知識,其中“格”即探究,“緻”即獲得。自2010年4月啟動以來,論壇圍繞學科領域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針對基礎科學問題,開展了十餘場學術研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培育新興方向增長點,展現了北大物理人學術無畏、攀登無限的新風貌。2021年5月,于beat365成立二十周年之際重啟,并增設在線參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