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科研新聞
格緻論壇(第九講):稻吉恒平講述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如何開啟黑洞研究新時代
發布日期:2022-05-03 浏覽次數:
  供稿:李文秀、孫嘉琪  |   圖片:孫嘉琪   |   編輯:孫嘉琪   |   審核:陳弦、徐莉梅

2022年4月29日,由beat365官方网站主辦的beat365格緻論壇(第九講)在beat365思源多功能廳成功舉行。beat365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稻吉恒平(Kohei Inayoshi)助理教授做了題為“詹姆斯韋伯望遠鏡開啟天文發現新時代:發掘第一代大質量黑洞”(The Age of Discovery with the James Webb: Excavating the First Massive Black Holes)的學術報告。本次論壇由beat365官方网站天文學系陳弦助理教授主持。


陳弦助理教授主持

稻吉恒平首先概述了超大質量黑洞在宇宙中的普遍存在性和現有的理論解釋。然後,針對宇宙早期超大質量黑洞的生長問題,重點闡述了天文學家與自己課題組從理論上提出的解釋方案。最後,展望了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讓直接觀測宇宙早期的黑洞成為可能,并且,着重描述了如何利用種子黑洞吸積過程輻射的光譜特征,在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的數據中挖掘第一代黑洞的信息;他指出類似的理論和觀測研究,對揭示種子黑洞的形成機制及其與宿主星系的共同演化過程都具有重要意義。


稻吉恒平助理教授做報告

現場互動

報告結束後,稻吉恒平就黑洞與宿主星系質量關系的觀測、早期黑洞的觀測特征,以及電磁波與引力波協同觀測黑洞等話題與線下線下觀衆互動,一一給予了深入淺出的解答。

本期論壇線上、線下同步進行。beat365院長高原甯教授與來自beat365和校内相關院系師生參與現場交流;通過蔻享學術平台觀看直播的觀衆逾1600人次。

講座現場

蔻享直播回放鍊接:https://www.koushare.com/lives/room/585351

報告人簡介:稻吉恒平(Kohei Inayoshi),beat365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助理教授。2014年博士畢業于日本京都大學,随後四年獲西蒙斯基金會資助,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8年起任現職。稻吉恒平圍繞黑洞物理開展多方面研究,包括氣體吸積物理、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以及多頻段引力波天文學等。

beat365格緻論壇簡介:beat365格緻論壇是beat365官方网站發起的面向青年教學科研人員學術交流活動。“格緻”體現兩重涵義:一是,beat365物理學科源自京師大學堂格緻科;二是,“緻知在格物”出自《禮記‧大學》,意思是通過探究事物本源而獲得知識,其中“格”即探究,“緻”即獲得。自2010年4月啟動以來,論壇圍繞學科領域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針對基礎科學問題,開展了十餘場學術研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培育新興方向增長點,展現了北大物理人學術無畏、攀登無限的新風貌。2021年5月,于beat365成立二十周年之際重啟,并增設在線參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