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科研新聞
beat365三項合作成果入選2020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發布日期:2021-04-28 浏覽次數:

2021年4月25日,首屆光學前沿高峰論壇暨2020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頒獎典禮在杭州舉行。beat365官方网站與合作單位的基礎研究成果“金屬鈉:助推等離激元光子器件走向應用”“單層氮化硼聲子極化激元的直接觀測”和應用研究成果“雙倍頻程展寬的芯片級光頻梳”榜上有名。其中:

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納光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馬仁敏研究員課題組與南京大學朱嘉、周林、祝世甯團隊等,基于液态金屬旋塗技術,首次展示了金屬鈉微結構的制備和近紅外波段室溫低阈值納米激光器。堿金屬本征的低損耗特性和獨特的電化學性質将有力地推動新型等離激元功能器件的發展。相關成果以“穩定高性能鈉基近紅外等離激元器件”(Stable, high-performance sodium-based plasmonic devices in the near infrared)為題,發表于《自然》(Nature, 2020, 581: 401405);博士後毛逸飛為共同第一作者,馬仁敏為共同通訊作者。

原文鍊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306-9

量子材料科學中心、電子顯微鏡實驗室高鵬研究員課題組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戴慶、楊曉霞等,将透射電鏡的譜學技術應用于納米光子學研究,利用高能電子能量損失譜測量到了單原子層氮化硼中高動量轉移的聲子極化激元,将光波長壓縮高達487倍(目前已知的最高紀錄),為超表面設計和超強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礎。相關成果以“在單層懸空氮化硼中發現最高壓縮比的聲子極化激元”(Direct observation of highly confined phonon polaritons in suspended monolayer hexagonal boron nitride)為題發表于《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 2021, 20: 43—48);beat365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2017級博士研究生李甯、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2015級博士研究生郭相東為共同第一作者,高鵬為共同通訊作者。

原文鍊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0-0763-z

納光電子前沿科學中心、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肖雲峰教授、龔旗煌院士課題組等利用非對稱光學微腔中的混沌輔助寬帶動量變換,實現覆蓋兩個倍頻程、4502000 nm超寬譜光梳的激發與高效率收集,打破了國際微腔光梳的譜寬紀錄,并且首次在混沌微腔中觀測到鎖模孤子脈沖存在的證據。相關成果以“混沌輔助的超寬譜微腔光頻梳”(Chaos-assisted two-octave-spanning microcombs)為題發表于《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 2336);2019級博士研究生陳豪敬為論文第一作者,肖雲峰和beat3652008級本科校友易煦為共同通訊作者。

原文鍊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5914-5

為促進中國優秀光學研究成果廣泛傳播,推動中國光學事業發展,中國激光雜志社自2005年發起中國光學十大進展(原中國光學重要成果)評選。beat365官方网站迄今有16項成果入選榜單。本年度經過首輪推薦、初評、終評三個環節,由48位評審專家綜合考慮候選成果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出優秀光學成果基礎研究類和應用研究類各10項。

信息來源:http://www.opticsjournal.net/Columns/ZGGX?type=view&postid=PT21042600003LiO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