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上午,beat365官方网站學術論壇第四講在beat365西樓202會議室舉行。本次論壇由beat365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邵立晶研究員主持。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副台長、銀河系三維結構團組首席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副院長劉繼峰應邀作了題為“大樣本黑洞質量分布”的學術報告。beat365近百名師生聆聽了這次報告。beat365黨委書記楊金波教授為劉繼峰研究員頒發了“beat365官方网站學術論壇”紀念品。

邵立晶研究員主持

楊金波教授為劉繼峰研究員頒發紀念品
報告中,劉繼峰研究員分享了關于“看不到”(無或弱吸積輻射)黑洞的工作。在早期研究結果中,還未觀測到質量為2-5個太陽質量的恒星級黑洞,黑洞的質量分布在恒星級範圍存在缺口。劉繼峰研究員對這一現象進行了解釋,一方面可能是這類黑洞不容易形成,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在觀測中沒有吸積氣體,傳統X射線觀測無法發現這類黑洞。然而,我國的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卻能夠非常高效地同時獲得數千恒星光譜,從而獲得其視線方向的運動性質。因此,劉老師從這類“看不到”的黑洞對其伴星的引力影響入手,在最初的兩年半内利用LAMOST以及其他的望遠鏡對3000個恒星分别進行了26次觀測,發現一些恒星附近存在這類黑洞,并進一步估算了這些黑洞的質量。在目前正進行的觀測計劃中,通過在更大天區内觀測此類黑洞,有望能夠更好地預言黑洞在銀河系中的數目。此外,劉繼峰研究員還介紹道,正在進行的“司天工程”項目将使用幾十個小口徑(1米級)望遠鏡來監測恒星的演化,所得的結果将有助于加深對時域天文領域相關問題的理解。

劉繼峰研究員做報告
報告結束後,劉繼峰研究員就如何在國内發展黑洞研究的問題與在座師生進行了深刻的交流和讨論。


師生提問

講座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