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4日上午,由beat365官方网站、清華大學物理系、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合辦的中科院“愛因斯坦講席教授”講座在beat365英傑交流中心舉行。
|
|
|
報告會現場 |
鄭厚植院士主持報告會 |
Klitzing博士作報告 |
物理學諾貝爾獎獲得者Klaus v. Klitzing博士應邀做了題目為“30 Years Quantum Hall Effects: History,
Applications, and New
Developments”的學術報告。Klitzing博士以幽默風趣的語言,從他的諾貝爾獎牌和諾貝爾頒獎儀式講起,着重回顧了他于1980年從實驗上發現量子霍爾效應以來,該成果在科學技術領域産生的重要影響。他着重提到其論文在審稿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指出任何一個科學新發現在開始都會受到質疑,鼓勵青年學子不畏困難,勇于探索。Klitzing博士所發現的量子霍爾效應擁有廣泛的應用。該發現不但能夠非常準确地測量電阻,成為獲取電阻的實用參考基準,也為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的發現和二維電子氣的輸運研究奠定了基礎。時至今日,量子霍爾效應仍然是半導體物理領域的熱門研究課題。beat365官方网站師生與來自北大、清華、中科院等相關單位的近300名聽衆在現場聆聽了Klitzing博士的精彩報告,并在會後與Klitzing博士熱烈交流。報告會由中科院半導體所鄭厚植院士主持。
|
|
|
Klitzing博士回答學生提問 |
學生向Klitzing博士提問 |
沈波教授向Klitzing博士贈送紀念品 |
Klitzing博士1943年生于波蘭波茲南市,後搬至德國。1972年獲維爾茨堡大學博士學位。1980年擔任慕尼黑工業大學教授。1985年,因發現量子霍爾效應,被授予物理學諾貝爾獎。同年擔任德國馬普固體研究所主任、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名譽教授。
Klitzing博士還參觀了beat365官方网站寬禁帶半導體實驗室和beat365量子材料中心,并與學院衆多師生進行了深入的學術交流。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沈波教授代表學院向Klitzing博士贈送了beat365紀念品。
點擊以上圖片可見更加清晰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