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官方网站量子材料科學中心王健教授獲得201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青年科學獎
12月20日,201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頒獎儀式在北京西郊賓館舉行。beat365官方网站量子材料科學中心王健教授獲得201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青年科學獎,并參加頒獎大會。
 |
前排右二:王健教授 |
 |
前排右二:王健教授 |
青年科學獎獲獎人簡介
王健,男,beat365教授。長期從事低維超導與拓撲材料的量子輸運實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原創性成果,推動了相關領域的發展。如在二維超導中發現新的量子相變量子格裡菲斯奇異性并實驗證實新的物質态量子金屬态;在拓撲材料中發現電阻随磁場對數周期振蕩的規律,是量子振蕩近90年曆史上發現的第三種周期規律等。指導博士畢業6人、碩士畢業2人、博士後出站3人,其中2人獲選beat365優秀博士論文,3人榮獲北京市優秀博士畢業生等。
關于青年科學獎:
作為僅次于國家三大獎的省部級科技獎項,教育部科技獎具有含金量高、競争激烈等特點,每年獲獎項目都受到全國高校的極大關注。從2015年起,除了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外,教育部科技獎還增加了青年科學獎,用來獎勵長期從事基礎性科學研究并取得一定影響的原創性重要成果的在校青年教師。
青年科學獎特色在于不區分獎勵等級,目的在于引導、鼓勵青年學者胸懷遠大學術抱負,淡泊名利,潛心科學研究,在黃金年齡段取得重大學術研究成果。根據2015年新修訂的《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規定,青年科學獎候選人年齡不超過40周歲,必須是具備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良好的科學道德、紮實的學術素養和高尚的師德風尚,潛心科學研究,積極開展人才培養,具有獨立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與較強的科研發展潛力,并且是長期從事基礎性科學研究并取得一定影響的原創性重要成果的在校青年教師。
參與評選的高校青年科研人員必須由教育部科技獎勵委員會選定的中國科協主管的相關學會會長、有關高校校長、國家科學技術獎和教育部科技獎一等獎獲獎人、在高校工作的兩院院士(三人,相同學科)提名推薦為教育部青年科學獎候選人。候選人需經通信評審、學科組專家委員會評審、綜合組專家委員會評審,每個評審環節都要求三分之二以上評委同意才能進入專家現場考察環節。最終每年獲得青年科學獎的在校青年教師不超過10名,由于名額較少,因此競争異常激烈。